2021年是韩国的创业大年,无论是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规模,还是风险投资规模,都创出历史新高。充裕的资金流入到最具魅力的创新企业,以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IT)为基础的韩国初创企业迎来快速发展,带动了独角兽企业的涌现。

根据韩国中小风险投资企业部的最新数据,去年韩国风险投资总额达到7.6802万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88韩元),较上一年度增加3.3757万亿韩元,增幅高达78.4%。相比2017年的2.4万亿韩元,在短短4年间,风险投资额激增3倍有余。

投资规模增长的原因是风险投资基金数量的快速增加。去年韩国新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达到404个,约为2020年的两倍;风险投资基金总额也达到9.2171万亿韩元,这是该统计数字首次突破9万亿韩元。接受注资的韩国企业在去年达到2438个,这个数字相比2017年的1266个,也接近翻番。

中小风险投资企业部相关官员分析认为,这种积极的态势源自政府在2017年10月对创业投资公司在资本金条件上的放宽,以及2020年8月对创业企划人允许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等规定的修改,有效带动了风险投资者外延的扩大。

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ICT)和电子商务风险投资企业吸引了大量投资。去年韩国ICT行业接收到的风投在总额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1.6%;流通和服务行业也比较受青睐,占到18.9%的份额。

一位风投资本行业人士表示,随着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等新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出现,风险投资企业的增长率也在提高。因此不仅是政策资金,很多民间资本也涌向风险投资企业。近期,类似于社保基金的政府投资者和企业作为有限责任投资者对风险投资企业大量注资已成为一种趋势;韩国大企业对高投资价值的风投企业进行投资也成为流行。

实际上,去年韩国在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领域诞生了多个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能够更迅速地适应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相比其他企业实现了更高速的增长。例如房地产信息、交易软件服务公司“直房”,踏准了近几年韩国房地产市场火爆的节奏,又在疫情中有针对性地提供了非面对面的交易服务,在去年得到快速发展,正式进入独角兽企业行列。其服务内容也超越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房地产交易,进一步扩展到提供居住便利服务的公用住宅居住管理等事业领域。

生活服务电商“Market Kurly”则提供独具特色的“凌晨送达”服务,即使顾客在晚间11点下单,所购买的水果和新鲜食材也可以在次日7点前送达,很好解决了人们在疫情中出行的不便。Market Kurly在去年累计吸引投资超过9000亿韩元,市场评估其价值达到7至8万亿韩元。

根据数据服务商CB Insights今年年初的统计数据,韩国目前拥有11家独角兽企业,在全球排名第10位。而日本仅拥有6家独角兽企业,在全球排名第13位。但问题是,按照CB Insights的标准,韩国尚没有一家十角兽企业(Decacorn,即比独角兽价值高出十倍的企业)。

相关专家认为,韩国落后的公司管理制度是问题的根源。引入特别表决权,即创业者可以行使所持股份以上的表决权的制度,是当务之急。只有对创业者的经营权充分保护,才能激发初创企业的潜在活力,孕育创新企业生长的土壤,推动独角兽不断涌现,并持续发展壮大。(经济日报驻首尔记者 杨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