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张家口地区气温下降,时常出现大风和降雪天气,雪道温度在零下15℃到零下28℃之间,体感温度更是达到零下40℃以下。

“由于站立时间过长、活动较少,保障完经常出现双脚无知觉的情况,回到宿舍后赶紧喝几杯热茶水,泡泡脚,才慢慢缓过来。”在低温环境中工作,滑雪医生程子安却始终保持着热情:“能够担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滑雪医生,参与冬奥保障,是一件值得我永远骄傲的事情。”

程子安是北京冬奥会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驻云顶滑雪公园队员,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时,他还是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急诊科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医生。“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兴奋,张家口与北京携手举办冬奥,内心无比期待,我也对冬奥会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怀。”热爱运动的他时刻关注着北京冬奥的动态。

应国际雪联要求,北京冬奥组委决定培养一批中国自己的滑雪医生,得知消息后,程子安丝毫没有犹豫就报名了。2019年初,河北省卫健委对省内报名的300多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经过层层筛选和考核,最终选拔了19名来自河北各地三甲医院的医疗人员,程子安和同事李振华也有幸通过考核入选,他们和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队员一同组建了“北京冬奥会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负责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中的六条赛道和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三条竞赛雪道,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由此产生。

经过三年四个雪季的滑雪技术训练和反复的创伤急救技能培训,程子安和队友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滑雪技术、赛道救援技术和英语交流能力。2022年1月16日,这支滑雪医生团队正式入驻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并进入闭环模式,开启了北京冬奥会的滑雪医疗保障任务。

据了解,云顶滑雪医疗保障队的36名滑雪医生需要保障6条赛道,包括障碍追逐、平行大回转、坡面障碍、U型池、雪上技巧和空中技巧。由于奥运赛道所处位置海拔高、风力大,体感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30℃,面对严寒和大风天气,他们保障时要在赛道点位站立6至8个小时,还要双眼紧盯赛道,紧绷一根弦、时刻准备救援,这对每一名队员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按照要求,运动员受伤后,滑雪医生到达受伤运动员身边的时间不能超过4分钟,他们还要背负10公斤以上的急救背包,有时救援的雪道坡度更是达到30度以上。2月8日,在单板障碍追逐赛中,一名运动员经过波浪道飞起落地时失衡,程子安即刻背好急救包登上雪板准备,接到救援指令后第一时间抵达运动员身旁进行查体,并将其搀扶移出赛道,护送至终点;2月9日,同样是在单板障碍追逐赛道比赛中,一名运动员摔伤,医疗保障队员李振华参与并主导了此次救援。

“冬奥会是国际盛会,我有幸参与其中,得到了单位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关心,家人也成为了我坚强的后盾。”程子安的儿子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就在冬奥会开幕前不久,孩子所在学校举办了喜迎冬奥系列活动,儿子在演讲比赛中专门讲述了爸爸担任北京冬奥会滑雪医生的故事,一言一语中透露着自豪感,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程子安说,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为他解除了后顾之忧。

冬奥会已接近尾声,保障任务仍在继续。“我们团队将要服务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我们相信在几年的充分准备下,有能力高质量完成好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程子安表示,将来会传承好“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不畏严寒、刻苦努力、敢于面对任何困难的精神,无愧于“北京冬奥会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的称号。

滑雪医生程子安(左)与李振华(右)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工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