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日前圆满落下帷幕,联通数科作为承接中国联通冬奥支撑保障工作的重点单位,用大联接、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为科技冬奥、智慧冬奥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系统0故障、0掉网,全力以赴为冬奥网络保障交出完美答卷。

北京、延庆、张家口相距百公里,如何保障通信运行快速敏捷?中国联通借助高速率、广覆盖的5G网络为冬奥期间每一个单元的连接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覆盖北京、延庆、张家口两个城市三个赛区所有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的一张大网,规模庞大,系统复杂,对网络的安全保密、可用性及稳定性、可管理性及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具有极高的要求。为此联通数科共派驻192名网络技术专家投入到赛事网络的建设及运维中,经过3年多的论证实践,完成网络系统设计、场馆勘察设计、实地安装调测、网络完整性及压力测试等一系列国际冬奥组委及北京冬奥组委会要求的各项任务。

联通数科还采用了多条大带宽专线上联,互相冗余,提高了网络的健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针对计时计分系统、运动员成绩系统、评论员评论系统等数据流量做出了严格的数据流规划,确保不同数据占用不同带宽、访问不同终端、处理不同业务,进一步提升了网络传输的效率和安全。

此外,联通数科基于全自研数据中台产品,为冬奥会定制打造的冬奥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是冬奥组委规划的数据中枢,该系统为运行指挥、运动会管理、奥林匹克管理、综合办公等系统以及冬奥通APP提供涵盖人力、组织、打卡、餐饮、交通、抵离、健康监测、气象、注册、赛程、奖牌榜等多种数据交互服务。运动员、观众、志愿者、工作人员,通过冬奥通APP,只需轻触手指,就可以完成打卡值班、刷卡就餐、健康数据填报、班车、赛程、奖牌榜、气象信息查询等各种操作,方便快捷。各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交互,不需要系统点对点的独自连接,都由统一平台提供的基础数据服务实现。简单、高效、安全地为参赛、观赛、管理等人员提供便捷、准确、实时的数据服务。

在“冰菱花”五棵松体育中心,真实的物理空间被镜像复制,场馆内的人员、设备、环境、资源等相关数据实时投映到虚拟大屏,甚至精细至每一处接口的坐标点位……

“为保障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冬奥会期间实现信息化和智慧运营管理,我们在指挥中心部署了可视化综合指挥平台,基于数字孪生和万物互联的理念,对接场馆内环境监控、能耗管理、照明管理、电梯管理、门禁管理、消防管理、停车场管理和视频会议等系统,实现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内系统、设备等信息的动态采集,将人员、空间、设备、能源与数据流无缝结合。”联通数科工作人员介绍。

5G智慧场馆将物联网设备、监测数据、业务信息及多元数据映射到三维模型中的一个个孪生体上,在数字世界中创建了一个虚拟的孪生场馆。当分布在场馆各个位置的物联网传感器感知到状态变化和遇到紧急情况时,指挥大屏就会呈现该状态或事件,管理者可以一目了然地进行指挥和决策。该平台的应用预计可使场馆运营保障人员数量减少30%,运维效率提升40%。

此外,联通数科打造的可视化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了对场馆内各类设备能耗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存储、统计分析、节能诊断、优化控制和综合管理,并能实时查看相关故障和报警,对故障设备实现空间定位,方便维修人员第一时间解决相关问题。可视化运营平台的应用,在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预计可为场馆节能20%,为能源管控提供科学性依据,助力场馆实现节能降碳绿色运营。

据了解,联通数科在冬奥赛事网络中还部署了一套完善的、且适用于冬奥赛事各个业务领域的终端入网授权机制,应用在覆盖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所有网络连接终端,适用于所有用户安全入网场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