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中国电信全面推进云改数转战略,积极参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总体布局设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五大要素,加快数据中心布局、算力调度体系、数据流通、数据应用、安全能力建设。”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桂清表示,“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将有利于中国电信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优化中国电信的算力资源布局,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

中国电信在2020年明确提出,按照“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的原则,打造云网融合、安全绿色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其核心内容与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要求完全吻合。

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将推动中国电信将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据了解,中国电信是国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中国最大的IDC服务提供商,拥有794个数据中心,机架50万个。按照2+4+31+X的结构进行全国布局,该布局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国家枢纽节点的选址、业务定位以及核心集群与城市数据中心的分类高度吻合。其中2指在内蒙、贵州两个枢纽的数据中心园区,定位为全国数据存储备份、离线分析的基地;4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四个枢纽的布局,定位为热点地区高密度人口高频次访问的视频播放、电子商务等实时要求较高的业务承载;31+X为包括甘肃、宁夏两个枢纽在内的为31省及X个重点城市的布局,重点定位为车联网、自动驾驶、无人机、工业互联网、AR\VR等超低延迟、大带宽、海量连接的业务。

目前,中国电信在2+4区域拥有数据中心机架规模40万个,占比达到80%,下一步中国电信将进一步加快在八大枢纽节点的征地、建设工作,预计“十四五”末占比达到85%。同时,进一步优化东西部比例,由现在的7:3调整至“十四五”末的6:4。

中国电信拥有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络、最大的光纤宽带网络、最大的干线光缆网络,已率先建成全球最大的ROADM全光网,运营全球最大的政企OTN精品专网。近年来,根据客户网络连接需求的变化,中国电信持续推动通信网络从传统以行政区划方式组网向以数据中心和云为中心组网转变,实现了四大经济发展区域的扁平化、低时延的组网。同时,将骨干通信网络核心节点直接部署到内蒙古和贵州数据中心园区,一跳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或经济热点区域,为全国用户提供低时延、高质量的快速访问。

据了解,中国电信下一步将围绕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优化网络架构、降低网络时延,实现算网高效协同,承接东数西算业务需求。提升国家枢纽节点核心集群所在区域的网络级别,实现全国至核心集群的高效访问;大力推动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在有效监管下,提高数据中心的跨网交换能力;根据东西部节点间的互补特点,架构优化和新技术引入协同,打造多条连接东西部数据中心节点的大带宽、高质量、低时延的直连网络通道;在枢纽节点内部构建高速的互联网络,全面提升核心集群间、核心集群与城市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质量。(经济日报记者 王新伟)

关键词: 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