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师阿拉尔市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第一师阿拉尔市是红枣优质种植区,阿拉尔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且是全国唯一以红枣为主导的产业园区。近年来,政府积极引导职工大面积种植红枣,做大做强红枣产业。2020年,辖区红枣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总产量约35万吨。红枣种植已成为第一师阿拉尔市重要农业经济支柱。

近年来,我国红枣种植面积及产量增长迅速,价格及种植利润则持续下降,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红枣供大于求的矛盾较为突出。枣价持续下跌,严重影响枣农的正常生产和收入,以阿拉尔为例,综合化肥、灌溉、农资及人工等费用,枣农基本处于亏损劳动力报酬的情况,传导至下游加工企业,利润也进一步缩减,经营难度陡升,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2019年4月30日,红枣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上市。为有效解决农民收入保障问题和促进期货业在兵团健康发展的目标,格林大华期货有限公司集郑商所、第一师阿拉尔政府、阿拉尔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果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从阿拉尔红枣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考虑,以红枣期货为抓手,搭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保险+期货+订单农业+银行”模式。经过三年的建设与实践,“阿拉尔模式”从点到面,已经形成兵团红枣产业健康发展的典型示范。2021年,阿拉尔涉及“保险+期货”规模和“期货+订单农业”规模,总计达到近3亿元,惠及枣农近千户,种植面积约3万亩。

据悉,枣农通过保险公司购买红枣期货价格保险,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红枣场外期权以实现再保险,期货子公司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当红枣价格下跌时,期货子公司对保险公司进行赔付,保险公司对枣农进行保险理赔,从而为枣农提供保障。该模式格林大华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已经成功实施了7个项目,保障现货价值约2.6亿元,其中2021年实施的县域覆盖项目达到1.45亿元,获得政府和枣农的一致好评。

此外,在开展“保险+期货”的基础上,发挥聚天红红枣交割库资源优势,引入果业协会下属企业、合作社,负责为投保农户提供订单收购工作,企业的收购库存和价格风险再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或期现贸易方式完成风险闭环。该模式已经在第一师尝试探索了三年,不仅能够满足农户的销售问题,还能解决合作社、企业采购原料的需求。2021年格林大华协助企业、合作社开展的这种“保险+期货+订单农业”金额已经达到1.7亿元。

“保险+期货”实际上是给予农户一个有价格、有数量的保单,因此具备收入凭证作用,枣农通过保险公司保单提高银行增信,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贷款额度,在担保和周期上再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该“保险+期货+银行”模式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已经得到地方银行的认可,并出具了相关承诺函及优惠细则。 

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以红枣期货为工具,期货交割库和大型龙头企业为关键的风险管理闭环系统。首先,合作社通过为枣农提供“保险+期货”业务服务获得了农户的信任,入社会员逐年增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订单农业,保障枣农销售问题,同时满足合作社的采购需求;其次,合作社与交割库企业签订仓单购销合同,将枣农的“通货”按照期货标准进行加工整理,通过期货点价或基差交易的形式销售给大型企业或红枣交割库,解决购销问题和价格问题的同时,提升了地方企业的加工量;最后,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兑现利润,或者将红枣交割品以准仓单的形式卖给金融机构和期现公司,以期现业务形式提前兑现利润,进一步扩大贸易量,虽然合作社与农民没有直接参与到期货市场,但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期货+订单”模式享受到期货市场带来的红利。目前,阿拉尔已经在十三团规模性的开展“期货+订单农业”,完全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这种“企业+合作社+农户”叠加“保险+期货+订单农业+银行”的模式围绕农户开展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以全面解决农民收入保障为出发点,同时实现各环节的风险闭环,使各方参与主体均能实现收益。格林大华期货创新的这种产业金融一体化,促进“三农”良性、规模化、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被形象称为“阿拉尔模式”。 

从单一的价格模式逐渐演变为“阿拉尔模式”。第一师十三团投保枣农孙有珺说,自2016年以来枣价越来越低,从20元/每公斤掉价到现在的约4元/每公斤。近些年,每年在红枣成熟与出售的时候,他就发愁——不但不知道红枣要卖给谁,而且还不知道以什么价格出售更合适。今年参加了红枣“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拿到了6000元的赔付,不仅是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更是看到了种枣的希望。

“保险+期货”在第一师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红枣合作社的社员也呈现逐年倍增的态势。全国人大代表尤良英女士更是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中提及“保险+期货”解决了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与此同时,阿拉尔“保险+期货”项目分别获得了郑商所最佳优秀奖、中期协优秀服务实体经济案例,以及第一师阿拉尔市政府的感谢信等肯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