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2个国际性项目、134个国家级项目、293个省级项目……这是在2月24日举行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亮出的广东文旅成绩单,为广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再增色添彩。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汪一洋介绍,广东文旅融合发展迈出了开创性步伐,创新推出历史文化游径、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精品线路、片区超过400条(个),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落地实施,文旅融合“四梁八柱”筑牢夯实。同时,《深海》《红头巾》等5部作品入选国家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全国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也刷新戏曲电影票房新纪录。

在广东,立足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的背景下,擦亮岭南文化“金名片”被提上议事日程。为加强岭南特色考古和古籍文献建设,广东今年将加快打造“南海I号”世界级考古品牌,支持阳江建设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动广州、潮州、佛山等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设立专门的考古专业机构。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潮州今年将以“绣花功夫”推进文物修缮,同时在文物点开发文化观光、非遗展演以及展览等功能,鼓励修缮后名人古宅、家祠宗庙活化利用为景点或文化活动场所,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目前,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在报请省政府审核公布。广东未来将以2年一次为期加快评选新一批的市级、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非遗代表性项目,推动省、市、县(市、区)三级保护体系呈现“金字塔”型结构,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与此同时,广东还将深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评定一批省级红色旅游名镇。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在会上透露,广东省博物馆正在推进“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建设,打造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文物医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表示,研究院今年将实施一批与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岭南文化研究相关的重点考古项目,构建完整、清晰的岭南历史图景,同时进一步加强华南抗战办学旧址、中央秘密交通线等重要线性遗产的研究、保护与活化利用,讲好文物里的“广东故事”。

数据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频获“国字号”荣誉。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连续年位居全国首位,广东游戏产业、动漫产业产值、电竞收入位居全国第一,广东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域旅游示范区、5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近百个。

据悉,2022年,广东将加强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推广,以更实举措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要打造世界级景区景点、精品线路和品牌活动,培育世界级知名企业、发展平台和设施服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