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上,残奥会会旗冉冉升起,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在体育场上空回荡,汇聚起自强不息的力量。这庄严磅礴的旋律,由47名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的盲人孩子演奏。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是一支由盲人组成的管乐团,扬帆管乐团成立于2011年,最初由34名老师、36名盲孩子组成。历经10余年发展,乐团现有老师32人,盲孩子70余人,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
中国残联供图
本次参加演出的成员由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年级的孩子组成,年龄最小的仅有10岁,绝大部分孩子都出生于农村,其中不少孩子还是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来北京。
2021年11月接到演出任务,根据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工作安排,扬帆管乐团从100余名团员中选拔出47名音准、节奏都比较好的团员参演。
从拿到乐谱到参加正式演出,仅仅只有49天时间,管乐团师生们放弃了寒假休息,进行了高强度集训,一遍又一遍地记谱、演奏、排练,师生们克服了种种困难,5天内完成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的首次排练。
中国残联供图
2月8日,师生一行63人启程赴北京,进入封闭管理开始集训,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加上饮食不习惯,更大的困难也接踵而来。
因为没有视觉经验,普通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比如出场时持乐器的姿势、预备演奏时拿乐器的动作......都要经过老师们手把手的指导和纠正。
除了排练,寒冷的气温也是乐团面临的一大考验,孩子们不仅要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站立,还要克服铜管乐器被冻住后,吹不响或者跑调的问题。
为了完美地展现这1分58秒的“声行合一”,孩子们每天冒着严寒在室外训练达半个小时以上。通过不断练习,孩子们逐渐适应了演奏环境,联排表现一次比一次好。
每当询问孩子苦不苦,累不累?他们都会回答:“苦,累,但是值得!”因为他们认为,能够亲身参与到残奥盛会中这份荣耀值得全力以赴。(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