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冬奥向冬残奥转换期间,各场馆对志愿者进行了补充强化培训,学习如何服务冬残奥运动员、技术官员、残疾人观众等利益相关方。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举行了冬残奥志愿服务主题媒体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

国家体育馆作为残奥冰球的竞赛场馆,志愿者共有601名,其中有566名的志愿者为冬奥沿用的志愿者,其中还有一名残疾人志愿者。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相较于冬奥会,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对志愿者进行培训。

“国家体育馆冬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工作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基础,以服务冬残奥冰球赛事运行为出发点,以提升志愿者残奥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根本目标。”国家体育馆志愿者经理郭锴说,他们采取线上线下、传统理论教学和体验式实践踏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既有面向全体志愿者关于志愿服务基本知识的通用和场馆培训,也有立足于业务领域和服务岗位的专业和岗位培训。

“我们分别在冬奥会赛前的培训期间,以及冬残奥会转换期间,安排了两次冬残奥的知识专项培训。”郭锴说,同时场馆也为所有的业务领域下发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服务的知识手册》。

北京冬残奥会正赶上开学季,很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还面临学业压力。目前北京的各个高校多数是线上网课,为此,国家体育馆在志愿者之家以及周边布置了相应的学习空间。

郭锴说,场馆也积极与高校沟通协调,让他们为志愿者学习提供便利,保障志愿者们志愿服务和学业两不误。(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