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新材料的创新,可促进人体组织和器官自源性原位修复与再生,是对慢性重大疾病、创伤导致器官受损或功能性器官衰竭等疾病的崭新治疗手段。”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苏军建议,将再生医学新材料的创新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再生医学新材料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我走访了上海、福建、四川、广东等省市后发现,这样专注 ‘卡脖子’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企业相对较少,部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较弱,在产业基金、投融资能力、专业高级人才、市场推广环境等方面极不顺畅。”苏军介绍,通过对20多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调研发现,再生医学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的创新能力很弱,造成没有创新能力的多层次仿制,使其临床应用和附加值极低,无法满足医疗机构治疗和预防重大疾病的需要。
“再生医学新材料的创新发展,能够带动整体健康产业的变革。”苏军呼吁加强对再生医学新材料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加大科研投入和产业资金注入,充分发挥现有的国家临床医学优势和作用,推进再生医学领域新方法、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临床评价及应用。(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