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我带去了一份关于《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这是聚焦国家宏观政策,立足学校特色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
王焰新认为,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所在区域“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双重使命,既应组织科研力量攻克“双碳”科技难题,将“双碳”知识和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应全面推进校园碳中和建设,把校园变成师生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孵化、协同育人的碳中和生活实验室,培育创新型碳中和人才。
通过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等形式,鼓励师生参与校园碳中和建设,针对校园碳中和的实际难题构建跨学科师生团队,从立项设计到建设过程、资金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育人。围绕这些项目设计碳中和实践金课,开展科普教育,将实践育人和校园建设有机融合,促进新文科和新工科交叉融合。
发改委、教育部等部委可设立“高校碳中和校园建设专项基金”,或在现有的修购专项中增加“碳中和”科目予以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关键词: 全国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