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被当做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拿手好戏”和“拳头产品”,不少是行业内的“单项冠军”或“小巨人”企业。加大力度支持和推动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分重要。
如何培育助力更多制造业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徐和谊委员建议,首先,对重研发、重技术的“专精特新”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扶持。要鼓励资本市场酝酿上市融资绿色通道,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其次,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上下游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创新型科研项目。在推动行业企业“专精特新”的工作中,要细分行业资源,引导中小企业向细分行业发展。各级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制定团体标准,规范行业行为,严格执行标准,树立标杆企业。
最后,促进装备制造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徐和谊委员表示,机械行业大多是面向制造企业而非终端客户,如果能够从“设备供应商”到“运营服务商”,将服务延伸到终端客户,将设备的一次性收益转变为长期收益,将单一的销售收益拓展到客户的综合性服务收益,既实现了客户收益最大化,又可以抵御外部经济环境波动造成的设备投资波动风险。这种模式能够让一些对国产设备性能缺乏信心的国际客户消除顾虑,形成国际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