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指出,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主要存在养老护理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性弱、工资待遇不高等问题。
“构建完善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于旭波代表表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核心是运营能力,而运营能力的核心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他建议,从多渠道扩充养老护理服务人员数量、加强相关人员职业教育和专业能力建设、提升职业价值认同感等方面加强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64亿老年人,其中约4000万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对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需求多达600多万,而全国的养老护理员只有50多万人。于旭波代表认为,要多渠道扩充养老护理服务人员数量,推进落实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培养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资质企业等方式,加快推进养老护理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养老护理不仅包括生活照料看护,还涉及医疗治疗、健康护理、心理护理等专业。针对养老服务与管理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现状,于旭波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应支持鼓励高等本科院校开设养老相关专业,着力培养养老服务机构、老龄事业的管理型与应用型人才,设置如老年护理、老年医学、养老服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养老护理专业人才校企互动培育机制。”于旭波代表建议,建立和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技能就业培训机制,加强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培训体系建设;支持高等本科和中高职院校建立长效机制,聘请养老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同时支持高等本科和中高职院校讲师到养老服务机构带教,提升一线护理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水平。
除了收入水平低、工作强度大,养老服务行业“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还与社会公众对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同度不高密切相关。
于旭波代表建议,恢复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通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升养老护理服务人员职业荣誉感。同时,还要建立养老护理员人才注册及评价体系。由民政部门统一出台对养老护理员培养的规划,明确培养方式、资格证书、培养规划、晋级渠道、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