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抓手。科学合理开发海上风电是国家重大能源战略,更是国家能源供给侧的重大改革。”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建议,补足短板,推进海上风电输变电装备国产化和市场规模化应用。

我国拥有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3.8%,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

“未来5年将是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变革的关键期。”种衍民说,按照国家“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走向深海、远海是海上风电产业的一大方向。他建议,聚焦深远海风电输变电装备“卡脖子”问题,鼓励龙头企业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加强核心技术以及装备的研发应用,提高装备国产化率;鼓励具备海上风电输变电装备成套供货能力的企业或集团公司,进行设备成套一体化设计和供货的解决方案,建立统一的设备技术标准,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种衍民还建议,国家应在金融税收、保险补偿机制上给予支持,降低企业研发、应用成本,实现海上风电相关输变电装备国产化和规模化市场应用。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