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详情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国家或地区人民健康的公共事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表示,青年学生走出校门后就要担负起家庭、社会的责任,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对高校学生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的普及教育,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预防能力,是整个社会应当非常重视且不断努力的目标。

公共卫生水平标志着人类的生存状况,公共卫生危机就是人类的生存危机。公共卫生包括对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新冠肺炎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肖苒委员表示,我国高等院校的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伴随当前社会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高校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大学生处于生理活跃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接受公共卫生教育的意识不强,一旦有传染病发生,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高校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方面。然而目前,公共卫生教育仅在医学类院校才有一定的关注度,在非医学专业院校普遍不被重视,广大青年学生缺乏公共卫生知识普及。

为此,肖苒委员建议,在高校开设专门的公共卫生必修课程。在高校设置公共卫生的必修课程,才能保证广大学生获得公共卫生普及教育,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知识,从整体上提高公共卫生素质。同时,要制定标准的教学大纲。针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制定符合当前公共卫生形势和风险要求的示范性教学大纲,才能规范高校公共卫生教育,达到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使具备应对急性传染性疾病等的基本科学素养的目的。

肖苒委员表示,还要完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在高等院校各专业中寻求与公共卫生教育的契合点和衔接点,在教学和实践中渗透公共卫生知识,发挥多学科、综合性教育优势,普及和提高学生公共卫生常识和意识。通过开设专题线上教学、模拟训练等方式,使公共卫生普及教育可持续,增强普及教育的实际效果。

“高校公共卫生教育应作为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来落实。”肖苒委员建议,要创造良好的校园公共卫生普及环境,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掌握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危机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引导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把担当落实在行动中。

关键词: 院校公共卫生 全国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