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甘肃省今年首批平行进口汽车正有序运抵进行保税仓储。“海关工作人员针对性指导,进口汽车转关、入区各项手续办理高效便捷。”整车进口企业湖南财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海英说。
今年以来,兰州海关结合业务实际,制定支持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系列便利措施,释放政策叠加优势,“一企一策”解难题,支持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拓展新业务、加快发展特色业务,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前两个月,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0.1亿元,同比增长65.2%,成为全省外贸进出口新亮点。
3月上旬, 100台平行进口汽车运抵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这是继去年甘肃省首次进口“国六”排放标准进口整车后,今年首次进口平行汽车。
“海关工作人员多次与我们讨论推敲报关方式和作业流程,8日下午3点汽车到达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晚上7点就完成了铁路口岸转关核销、综保区报关等全部手续,让我们对后续批次的车辆进口充满信心。”林海英说。
平行进口汽车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拓展的一项新业务。去年底,针对“国六”新标准实施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整车口岸进口的首批整车长期滞留口岸的情况,兰州海关学习借鉴天津、重庆等地海关进口整车业务经验做法,复制推广“保税+整车口岸”的通关模式,结合关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流程,探索提出先综保区内存储保税、再转兰州整车口岸通关进口的模式,助力西北首批进口整车顺利通关,有效压缩整车进口中间环节,降低了整车购置、经营、物流成本。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口200台整车,有海关指导帮助,我们有信心继续拓展业务。”林海英说。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薛雯告诉记者:“海关现场解读惠企政策,指导我们用好用足便利政策,增加经营品种,稳步拓展业务。”今年以来,兰州海关紧扣跨境电商综试区和试点城市政策叠加优势,充分利用兰州新区地处西北物流重要交汇点的地理优势和成本资源优势,围绕“以发展符合内陆海关特点的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为重点,吸收借鉴其他综试区推动业务发展的经验做法,按照“增品扩量、品牌配套、市场孵化、集约发展”的思路,发挥规模效益示范效应,推动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开展联合协作,加强供应链、消费群等要素资源的整合共享,推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保税业务快速攀升,不断扩大跨境电商辐射渠道、辐射面积和辐射人群,培育市场竞争优势。
今年前两个月,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货运量再次同比增长逾七成。新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海关支持利用委托加工模式,帮助我们有效应对进口原料短缺问题,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也为今后其他企业利用综保区实现更多方式的内外循环开了好头。”兰州新区俄港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朴胜良说。
受多重因素影响,去年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内木材加工企业木材进口断档、企业产能无法释放,兰州海关所属金城海关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探索推动综保区内进境木材委托加工业务落地,指导区内企业“两次申报”,现场关员审核“特殊申报”,经“验估作业”无误后,系统自动放行,针对性解决企业难题。2021年,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共计委托加工木材2100多平方米,货值280多万元。
同时,金城海关加强与口岸海关的沟通联系,协调做好企业进口木材通关服务,及时掌握企业运抵、查验情况,指导企业采取“舱单归并”模式申报,全程跟进协调口岸查验作业,帮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和口岸滞留费用。今年截至目前,兰州新区综保区共有木材加工企业3家,加工成品木材出区1840余方,同比增长4.1倍,板材、百叶窗等加工成品出口市场持续拓展。(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王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