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本应该在睡眠中度过,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学业、职场压力纷至沓来,这三分之一的人生往往难以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短视频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带来的欢愉,让碎片化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被拉长,也蚕食着年轻人的睡眠。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智联研究院联合Just So Soul研究院共同发起睡眠日主题问卷,针对智联招聘和Soul App站内用户进行随机调查,共同发布了《2022中国职场青年睡眠质量报告》。
据悉,此次报告共回收4000余份有效问卷结果,其中,男性占比52%,女性占比48%,35岁以下人群占比高达89%,独居、独卧青年占比达64%。在职业分布上,受调查者来自13个行业,其中,来自互联网、服务业、房地产、制造业、金融业的职场人居多,岗位方面,技术、销售、运营、研发等岗位居多。
输入图片描述
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职场年轻人每天都要熬到深夜0点以后才睡觉,只有2%的人和谷爱凌一样能每天睡够10小时,而超过7成的年轻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
从职场维度来看,交通物流、房地产建筑业、IT互联网成为最缺觉的三大行业;市场、广告、公关、法务、客服、销售等打工人则组成了“熬夜先锋队”。
数据显示,超5成的职场青年每天都要熬到深夜0点以后才睡觉,13%的职场青年凌晨2点以后才入睡,这意味着,10个职场青年里就至少有1个每天都在“熬大夜”。从其他时间段来看,42%的职场青年会在22点-0点之间睡觉,仅有6%的人会在22点前入睡。
报告结果显示,年轻人熬夜的状况还因性别、地区、居住环境、所处行业、岗位等的差异有不同的表现。从性别上来看,男性比女性更能熬夜,男性中有15%的人凌晨2点以后才睡觉,而女性选择在22点-0点睡觉的比例相对男性而言更高,毕竟职业女性家水龙头里流的也不全是SK- II,熬夜的代价可不只是爆肝,还有容貌的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这一代年轻人的入睡时间也受居住状态的影响,通常个人空间越多,睡得越晚。数据显示,独居、独卧人群熬到2点以后就寝的比例分别为17%、14%,而一旦有人同床共枕,2点以后睡的比例仅不到7%。
从职场角度来看,农林牧渔行业的人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在22点前睡觉的可能性最高,而最喜欢熬到2点之后“修仙”的是文娱行业(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占比超2成。从岗位上看,市场/广告/公关人最能“熬大夜”,他们中的19%都选择2点以后才睡觉,其次是法务、运营和销售。
熬夜、晚睡在成为当代年轻人流行趋势的同时,缺觉、失眠也成为困扰他们大多数人的烦恼。当然,这其中不包含近期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两金一银好成绩的谷爱凌,她曾表示,她之所以能够获得一个个的滑雪冠军,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睡觉,她每天晚上要睡10个小时的觉。
事实上,根据此次报告的数据显示,只有2%的年轻人能和谷爱凌一样每天睡够10小时,77%的年轻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不足7小时的,有超2成的华南人每天睡眠时间甚至不到6小时。
从工作角度来看,在睡眠不足7小时的年轻人中,从事交通/运输/物流/仓储(84.1%)、房地产/建筑业(82.0%)、IT/通信/电子/互联网(80.5%)工作的人占比最多。
作为在大众印象中工作时长爆满的研发、技术人员相对并不会苛刻自己的睡眠时间,数据显示,30%的研发人员每天睡眠能保证8小时以上。相反,法务、运营、市场/公关/广告岗位的打工人成为缺觉前三名,29%的法务人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白天易犯困、入睡难、睡眠质量差成为困扰当代年轻人的三大睡眠问题,有这些困扰的年轻人比例均高于40%,胡思乱想(61.6%)、职场压力(46.1%)、孤独感(35.9%)则是导致他们失眠的三大因素。
从性别差异上来看,虽然男性熬夜情况比女性更严重,但女性却比男性更易感知到熬夜带来的伤害。比如,51%的女性感受到睡眠不足带来的脱发的烦恼,而只有31%的男性有此感受;超过7成的女性都认为睡眠不足会带来焦虑、情绪不佳,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为62%。
从获取改善睡眠的方法/知识的渠道来看,因刷短视频而失眠的年轻人们,也最爱通过短视频平台寻找缓解睡眠障碍的方法。此外,他们还会通过健康类媒体、自媒体获取相关知识,也容易被身边朋友家人种草助眠好物,同时他们还愿意在Soul等社交平台上相互分享和推荐,而仅有15%的年轻人失眠后会寻求医生的帮助。
据了解,智联研究院是智联招聘旗下的就业市场研究机构,研究领域包括宏观就业、区域人才、垂直领域人才及职场雇佣关系研究等,智联研究院公众号长期披露学术研究成果及就业市场的观点及趋势性内容。
Just So Soul研究院是一个展现真实、温暖、有趣、多元的当代年轻人群像图鉴机构,其调研对象都是Soul App平台内用户。Soul App于2016年11月上线,是基于兴趣图谱建立关系,并以游戏化玩法进行产品设计的新一代年轻人虚拟社交网络,其中Z世代用户的占比超过74%。
关键词: 交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