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多个区已发布疫情防控新通告,3月21日至27日,到辖区内工作场所上班的员工需持有3月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任意一日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原规定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进入的场所继续按原要求执行)。在持续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下,3月22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上海商务楼宇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实地探访上海商务楼宇复工情况。
早上9点左右,记者在街道辖区内的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嘉里中心等多处商务楼宇看到不少陆续上班的白领。
“现在到辖区内来上班的白领需要持需持有16日及以后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核酸证明,并扫描‘随申码’,进入各家企业还要再扫一下‘场所码’。”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郜杰介绍,目前,上海要求写字楼及沿街商铺必须配备“场所码·场所”(简称“场所码”),上班人员除了扫描“随申码”外,进入各自单位前还需扫描“场所码”,为记录行程轨迹、科学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郜杰表示,在最新的防控任务部署之后,南京西路街道第一时间制定相应工作提示发给楼宇物业,并通过物业传达到所有企业,同时制作“核酸报告已查验”贴纸发给楼宇物业,该贴纸在第一次查验通过后发放,员工可凭贴纸出入,提高后续通行效率。
数据统计,21日,南京西路街道辖区内的48幢楼宇已经全面复工,街道协助各楼宇物业加强查码测温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总体平稳有序。21日进楼宇办公人数9045人,相比18日的2162人已经大幅回升。(经济日报记者 李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