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4500棵2米高的小苗,投入120万元建苗圃,咋想的?
3月10日,4500棵2米高的小苗由河南运往四川,被定植在自贡市尖山艺术小镇旁。很难想象,为了这批毫不起眼的小苗,四川文森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竟然投入120万元新建了一个苗圃。
这样的行为如果放在10年前,根本不算什么,毛毛雨而已。但目前全国苗市普遍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滞销的、砍苗的、清圃的、退地的……比比皆是。能在此时投入上百万元建新圃种小苗,除了信心十足、勇气可嘉之外,还得实力雄厚。
不过,人们更关心的应该是:“这么做,值得吗?他们是不是傻?”
“我觉得值。正是因为行情不好,才更要储备有竞争力的苗木产品。‘四季春1号’紫荆树就是我们最看好的品种,这批苗未来的价值应该不低于2000万元。”文森园林公司负责人王淮江告诉《中国花卉报》社记者,除了4500棵小苗,他们还采购了50棵胸径10厘米的工程苗,定植在圃中作为展示。“苗木的费用总共是90多万元。”他说。
这些小苗以1米×2米和2米×2米的株行距定植,数量各占一半,总占地面积30多亩。“现在它们规格还小,等长大了再拉开距离。”王淮江说,新建的苗圃一共是100多亩,都是为‘四季春1号’准备的。苗圃边上就是尖山艺术小镇的景观大道,示范作用明显。
据了解,四川文森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第12家加入‘四季春1号’紫荆树合作生产联盟的企业。该联盟由‘四季春1号’紫荆树培育人张林于2018年牵头成立,目的是与国内各地园林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授权品种联合生产的新模式。
2021至2022年期间,王淮江4次往返四川河南,考察品种特性,加强合作交流,学习生产技术。终于在今年春季,才把这批小苗请回了家。
在这次合作中,河南四季春和四川文森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授权品种的行业细化分工也由此拉开序幕:四季春园林作为研发型企业,提供授权品种种苗和技术支持,并为未来的出圃工程苗认证挂牌;文森园林则发挥生产优势,努力培养精品工程苗,使其在当地项目中得以应用。
两家企业在四川合作的首个苗圃,虽然规模不大,但特色鲜明:
1.四季春园林提供的种苗全部为地接苗,有助于文森园林培养原冠苗,解决现阶段工程苗嫁接换头的问题。
2.苗圃的档次很高,文森园林在圃地四周设置了钢丝围栏,重要位置安装摄像头监控,并建有保安房,确保种源不外流。
3.为提升工程苗品质,文森园林采购了高质量竹竿,对种苗进行绑缚,确保苗木主干通直。还对当地的红土进行改良,提升土壤活性。
4.文森园林的苗圃位于一条旅游路线旁,方便后期开展观光旅游,精选的50株工程苗作为苗圃非卖品行道树长期定植,打造圃内紫荆大道。
5.未来,文森园林还将在圃地旁树立大型广告牌,提升授权品种的知名度。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的苗木行业正在从一个人见人爱的朝阳产业走向衰落,但谁也不知道业已落定的尘埃何时会再度扬起。
英国经济学家冯·哈耶克曾说:“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就必须有从头做起的勇气——即使这意味着欲进先退。”所以,现在再看这家为4500棵小苗投入上百万元建苗圃的企业,你还觉得他们傻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