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肺癌一直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5%。一经确诊为“肺癌晚期”,许多患者会陷入无限恐慌之中,觉得死亡就在眼前。

不过,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应用,给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靶向治疗的特点是,药物只会靶向肿瘤细胞,当敌人来杀灭,而对体内正常细胞几乎不会侵犯,从而将副反应降到最低。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BRAF基因突变率为1.5%-3.5%;BRAF V600约占所有BRAF突变的50%,其中最常见类型为V600E突变。

BRAF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少见驱动基因,BRAF V600突变患者的预后差,总生存期较短,目前化疗和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并不理想。

而研究人员发现,BRAF驱动基因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关键分子,BRAF突变可导致MAPK下游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激活,促使细胞生长、增殖,介导肿瘤发生。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双靶组合采用全面抑制MAPK的上下游通路的创新机制,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同时抑制BRAF和MEK两个靶点,使病灶得到快速且显著的缓解。

日前,双靶向联合治疗药物达拉非尼胶囊和曲美替尼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这不仅是该联合疗法获批的第三个适应症,也是目前中国首个批准针对BRAF V600突变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双靶向联合治疗药物。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主任、肺癌首席专家张力表示:“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BRAF突变肺癌方案在国内获批使得BRAF V600成为继EGFR、ALK、ROS1之后,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又一个可靶向基因突变,这是肺癌靶向治疗领域又一重要的里程碑,本次获批,将为中国肺癌少见突变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也为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治疗开启了新的方向,此外,口服给药的方式也让患者更加便捷、依从性更高。”

据悉,目前,该方案已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等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作为BRAF V600E/V600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选择。(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