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部28日举行的珠江流域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表示,今年3月份以来,珠江流域旱区多次出现降雨过程,骨干水库蓄水形势向好,珠江流域旱情基本解除,抗旱保供水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
2021年以来,珠江流域降雨持续偏少、江河来水持续偏枯,部分骨干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广东东部东江和韩江流域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加之珠江口咸潮上溯加剧,旱情呈现“秋冬春连旱、旱上加咸”的不利局面。
面对严峻的抗旱保供水形势,水利部和相关地方党委政府,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采取节约用水、水系连通、远程调水、压咸补淡等措施,确保了香港、澳门、金门供水安全,确保了珠江三角洲及粤东闽南等地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与此同时,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积极完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机制,充分利用抗旱“四预”平台,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咸(潮)情、工情,及时发布东江、韩江干旱黄色预警和西江、北江干旱蓝色预警,启动珠江防总抗旱IV级应急响应,制定水量应急调度方案,科学调度骨干水利工程,构筑了当地水库抢抓时机蓄水补库、近地水库适时调水压咸、远地水库储备水源持续补水的西江、东江、韩江供水保障“三道防线”。针对珠江三角洲咸潮影响,多次调度西江大藤峡枢纽、东江剑潭枢纽等工程,实施压咸补淡应急补水,有效压制了咸潮上溯,保障了珠三角重要城市引水安全。
广东、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落实抗旱保供水工作责任,提前修订完善抗旱应急预案,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强化水工程运行管理,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加强应急补水期间重要断面水质监测和沿程取水口监管,抓住时机抢蓄淡水,保证了压咸补淡调度取得最大成效。综合采取节约用水、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建设抗旱应急供水工程等措施,全力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
刘伟平表示,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已入汛,近日珠江流域大部、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等地出现大范围降雨,一些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下一步,水利部将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坚决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