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2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测评成果正式发布,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等测评榜单揭晓。这项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测评工作,已连续开展14年,相关测评成果已成为全面评判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及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

本次发布的《2022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测评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行业高周转模式遇到瓶颈,目前房企违约潮仍继续爆发,短期内大部分企业的偿债压力难言改善。随着房地产行业发展逻辑改变,企业需要改变路径依赖,真正回归产品时代,坚持长期主义,房地产仍将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压舱石和支柱产业。

根据测评研究报告,2022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前三位由万科、中海、保利占据。其中,万科蝉联第一,中海、保利分别位列第二、三位,碧桂园、招商蛇口、华润、龙湖、融创、金地、新城分列四至十位。

2021年,TOP500房地产开发企业总资产均值为916.78亿元,同比增长10.47%,增速较上年下降6.17个百分点;净资产均值为211.93亿元,同比增长18.52%,增速较上年提升0.6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TOP500房企总资产规模维持增长,增速则是自2017年见顶后,连续四年下降。净资产同样保持增长,增速近三年保持稳定。

2021年,TOP500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均值190.65亿元,较上年增长4.02%。营业成本均值153.90亿元,较上年增长10.31%。净利润均值10.72亿元,同比下降2.6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值88.43亿元,同比下降3.28%。

将TOP50房企的绝对盈利能力数据与TOP500房企相比较,TOP500房企各项指标的与TOP50房企相差甚远,表明中小企业的业绩疲弱,增长乏力。在相对盈利能力方面,各位次房企在不同的指标上各有优势,差异明显。将TOP50房企与TOP500房企进行对比,头部企业在相对盈利能力方面更具优势,行业内部分化趋势明显。

测评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告别“白银时代”。政策延续“房住不炒”基调,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在行业规模基本见顶,房企利润空间有限,周转情况提升缓慢的情况下,房企内部分化加剧。

面对前所未有的行业调控,许多房企通过战略收缩、调整组织架构、降本增效来控制成本。为了应对现金流压力,房企纷纷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补救,以加强市场对自身的信心。

2021年是房地产行业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年份,过去的生存方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当下的发展节奏,行业急需改变。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各大龙头房企掌舵人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年新规划,内容主要围绕稳定健康发展、降本增效、发展数字化、全面提高竞争力展开。

测评研究报告指出,社会在不断进步,房地产行业已不再处于仅仅依靠提高市场规模、依赖房价上涨就能实现利润增长的时代了。存量时代,快速赚大钱的机会越来越少,持续、精细化经营渐成主流。在主业方面,需回归产品本身,精耕细作、持续打磨,寻找新的营销路径,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兼顾民生保障。在第二曲线上,未来房企需要理性选择赛道,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关键词: 房地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