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我们有事找他们,现在是他们主动上门找我们,面对面、实打实地为企业纾困解难,反馈速度快、效率高。”日前,包钢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吴瑶在听完包头市检察机关涉企典型案例演示汇报会后说。
据介绍,本次演示汇报会上共选取了包头市检察机关近年来办理的10个涉企典型案例,由案件办理检察官集中介绍案件办理情况、典型意义和检察机关在依法能动履职、促进涉企案件诉源治理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包头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将“天理、国法、人情”相融合,做实做深做细诉源治理工作,以典型案例指导办案实践,引领检察人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起“小案”“小事”,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把依法办案和释法说理结合起来,以听证的方式让当事人把事说清、听证员把理辨明、检察官把法讲透,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检察人员到企业实地查看生产经营情况。刘梦琪摄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要尽量避免办理一个案件,倒了一个企业。案结事了人和,是我们秉持的工作理念。”九原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王儒表示,虽然工作量比之前大了不少,但当自己的工作得到当事人认可时,顿时能感受到职业成就感和价值感增加了许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包头市检察机关立足企业发展实际,以完善制度为抓手,开展涉民营企业“积案”“挂案”清理专项行动,加大对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力度,将“少捕慎诉慎押”、适用缓刑建议纳入检察官绩效考核指标,把处理涉民营企业、非公经济领域信访案件作为检察官业绩考核内容,推动“少捕慎诉慎押”理念切实贯穿检察工作,争取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挽救一个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成效。
与此同时,包头市检察机关广泛开门纳谏,通过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委员等参加检察开放日,组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服务企业”微信群,发出《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发布市检察院大讨论活动问卷二维码,畅通服务渠道。推广使用“优化营商环境检企(民)通”微信服务平台,为有诉求的群众及企业提供反映问题的便捷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在包头市10个基层检察院推广使用。
此外,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置“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绿色通道”“民营经济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涉企案件受理绿色通道制度”,从快办理涉企案件。制定“‘问需求、保权益、促发展’法律保护进企业宣讲计划”,组建优化营商环境法律宣讲团,认真梳理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对这些意见建议实行台账管理,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真正将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问策于企常态化。
关键词: 检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