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至31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共同主办的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暨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2022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净零未来:脱碳之路”成功举行。
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及气候变化是本世纪最大的挑战之一。本届学术交流季以“净零未来:脱碳之路”为主题,围绕净零与脱碳等相关热点议题,活动共分8大版块,形式为主旨演讲和圆桌论坛相结合,分别就能源系统转型、重工业脱碳、负碳技术、基于自然的净零方案、清洁生产与消费、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方向开展跨国及跨学科对话,推动国际气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合作。
会议连续三天在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官方平台、新浪网、新浪微博以及中关村论坛官网等多渠道同步直播,活动直播总观看量约为130万人次。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许强,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兼期刊《化学》(Chem)主编罗伯·雄鹰(Rob Eagling)博士致开幕词;英国牛津大学净零研究主任山姆·范克豪泽(Sam Fankhauser)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工业创新和碳减排总监安吉拉·安德森(Angela Anderson)女士等发表了主旨演讲。
本次会议,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印度共5大洲、10个国家的38名碳中和科研领域知名科学家和顶尖学者在论坛上发言,其中,外籍演讲嘉宾近30名。
开幕式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许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将绿色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初步统计,2020年北京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0.41吨,比2015年下降26%以上。
实现“净零”“脱碳”,科技创新是关键引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需要科学界、经济界、产业界的通力合作。
许强表示,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作为“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为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未来科学挑战提供了重要平台,并已正式纳入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
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罗伯·雄鹰(Rob Eagling)博士在致辞中表示,细胞出版社非常荣幸能够继续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深入合作,携手召开第四届年度重磅学术会议。今年关注的是当下全球所面临的碳中和议题。大会集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意见,分享已知,探讨未知,携手合作。各方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使“国际合作大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入贯彻。
英国牛津大学净零研究主任山姆·范克豪泽(Sam Fankhauser)进一步阐释了净零、脱碳的含义和路径。他提到技术、行为和全球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使“去碳化”变得尤为复杂。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城市化的同时,实现净零排放。他认为实现净零排放需要“政策组合拳”,作为回报,未来将会得到一个更加繁荣、有益和包容的经济体系。
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是国际知名的全科学领域学术出版社,于1974年创刊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旗舰期刊Cell(《细胞》),目前已拥有50多本国际学术期刊,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及地球科学等领域。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由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支持举办。论坛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六大板块,在主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关键词: 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