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正在推进新一轮核酸筛查。记者4月3日从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此次主要任务是彻底排除风险点、切断传播链,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时间紧任务重,上海各大医疗机构尽锐出战,确保此次任务完成,全力筑牢抗疫防线。

记者从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获悉,经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技术层面审核及上海嘉定区卫监所生物安全监管双重审核与检查合格,该院正式开始承接核酸检测任务。据该院分管该项工作的万任华副院长介绍,为应对当前紧迫的疫情防控形势,早日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医院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全新组建了核酸检测实验室,从场地规划到专业技术人员抽调,再到组建完成并通过上级卫生部门审核与检查,仅用了10天时间。目前该院本次共抽调30余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常规运行后,当日最高可完成40000份至50000份样本检测,可在6至24小时内出具检测报告。据悉,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已建立了分子检测平台、细胞分析平台、生物标志物检测平台及生物信息分析等平台,并通过了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进行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技术审核及认证。另外,为保证核酸采样安全,该院将核酸采样点设置在院外地域空旷、通风良好区域,同时做到了标识清楚、有序安全、科学规范,以避免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按照上海全市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上海四院作为虹口北部区域医疗中心,承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该院院长熊利泽介绍,为保障上海浦西封控期间疫情防控救治工作,3月31日18时前该院所有医务人员全部返院。疫情就是命令。医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全面动员、火速调配、紧急集结。各临床科室和职能科室的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勇担重任,总务后勤、信息、保卫和物资保障等部门全力配合调配物资和车辆。据了解,上海四院核酸采样医疗队中包括医生、医技311名,护士256名,行政人员68名,分别来自全院40余个临床、职能科室,其中还有来自市一、曲阳医院的医疗队员共115名与该院医护人员并肩作战。

“请居民朋友们提前打开健康云,并将核酸登记码截图保存。”上海杨浦区新江湾街道的小区门口,临时搭建的核酸检测点处,来自上海平安健康(检测)中心的医技人员,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护罩,有条不紊协调检测人群秩序。据了解,上海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团队的医技人员,踊跃报名,迅速集结,在属地杨浦区卫健委和新江湾城街道的号召下,奔赴辖内3个小区,共计协助完成了4000余人的核酸采样。工作人员顾小燕说,“这座城市在努力,这座城市的所有人都在努力。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相信我们叠加起来的强大力量,能很快地将疫情的阴霾挥散。”自3月18日收到上海杨浦区卫健委和新江湾街道的号召后,上海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全体医技护团队迅速集结,没有丝毫退缩,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需要支援的小区里进行核酸采样。据统计,仅3月18日-28日,上海平安健康(检测)中心积极响应机构所在地——杨浦区卫健委及新江湾街道的号召,立即支援,开启社区核酸检测工作。11天内,共派遣医技护团队56人次,完成采样近26000人次,完成次密接上门核酸采样848人次,协助小区居民试纸检测问题指导近1200人次。

221名队员,76名党员,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派驻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党总支正式获得上级党委批准成立,并于4月1日召开第一次党总支会议。除原本设立的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以外,为结合感染者当中党员双报到活动的开展,关心好感染者群体中的党员,党总支决定申请设立“九院世博舱内临时党支部”。由于此次世博方舱医院收治新冠感染者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存在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组织活动开展不易的特点。九院方舱医疗队党总支研究决定采取医护党员和感染者党员共同设立党支部的方式,选派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党总支委员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和支委,首批双报到党员24人共同组建成临时党支部。方舱内外相隔至少3道门,但党员们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随时沟通,及时了解党员和群众的情况,在原有的市民志愿者队伍外,建立了一支亮明身份的党员志愿者队伍。除协助医护人员做好几千人的日常服务工作以外,党员们更多走访了解身边群众的需求并及时反馈给党支部。舱内临时党支部成立当晚,就举行了第一次支部组织生活,部分支部成员共同为H1九院区域内的儿童送上绘本和玩具,同时进行分区结对,每个党员认领几位儿童进行持续关心照顾。通过这样的形式,党员们积极参与到区域管理当中,增进医患沟通,为持续创造和谐的方舱内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医护人员 尽锐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