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小区丽水嘉园10号楼一名血透患者需紧急转运至金山医院就诊”。这是3月27日上海金山区亭林镇疫情防控就医转运小组组建后,接到的第一个《金山区境内疫情相关人员转诊交接单》。经过12天的持续作战,就医转运小组3名退伍军人民兵转运员、2名社区医生、2辆转运大巴,24小时分秒必争,奔跑在封控区和定点医院转运孕产妇、血透、放化疗等就医患者的最前线。截止4月7日安全高效完成就医转运任务125次,出动人员375人次,转运就医人员719人,转运密接解封人员101人,为亭林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了强大助力。

24小时随时待命的队员

“人员已安全到达,今天转运任务已完成”。3月29日晚,当梅月林和潘星两名转运员完成今天最后一次转运任务,从上海金山医院回到住地已是凌晨。睡觉前,他俩还不忘把闹钟调到4:45,因为早上5点,封控区第一批患者就要转运到金山医院进行治疗。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一轮疫情,就医人员闭环转运是一项艰巨而危险的防疫任务,需要采用“专人专车专线”的方式,确保“点对点”无缝对接。而在多个小区被封闭管控后,还能上岗的梅月林、潘星、徐俊这3名退伍军人转运队员任务就变得更加繁重,几乎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吃饭睡觉都没法定点定时,只能见缝插针地完成。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他们的脸上常常留下了一道道红印子。

在完成转运后,他们还要对车辆进行专业消杀,确保车辆内部环境绝对安全。就这样,就医转运小组不能回家,在封控区与定点医院之间一趟又一趟,一天又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一旦接到指令就马上出发,从早忙到凌晨已是常态,成为了寂静城市里的“摆渡人”。

封控区域尿毒症患者吃下了“定心丸”

“周栅村牌楼4组沈阿婆需要血透,老人今年90岁,行动不便,已经超过一天没有血透了,请求就医转运小组上门转运。”4月1日晚在接到转运任务后,转运小组犯了难,因为老人居住地周栅村周边几条埭都有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属于重点封控区域。由于120来不及转运,转运小组队员梅月林主动请缨,连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开出闭环转运单,严格按照全员二级防护级别,背着老人上下车到定点医院。晚上21时,血透老人转运至金山医院封控病区做上了透析治疗。

4月1日起亭林全镇被列为封控区,镇防控办根据区防控办要求,为切实保障封控区村居民特别是孕产妇、血透、放化疗等特殊患者的就医需求,设立专人专班,组建转运小组,优化就医流程,全力做好封控区医疗健康保障工作。目前,全镇封控区血透就医人员有120余人,平均每两天就要做一次透析,每天基本上都在40人以上。为此转运小组每天往返奔走在亭林镇各村居到各个医院之间,切实保障全镇居民的紧急就医需求。

胰岛素快用完了?不怕!

“新社区亭耀路建筑工地封控管理,陆师傅的胰岛素快用完了,麻烦转运小组明天上午到金山卫镇他家小区门卫货架帮忙拿一下”。4月3日上午,转运小组队员徐俊接到派送药的求助后,当前下午就安排车辆将陆师傅的胰岛素送到了他手上。

4月5日凌晨2点,当人们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转运小组接到了电器城一名孕妇肚子疼痛,要紧急转送医院救治,否则会有危险。时间就是生命!转运小组没有任何犹豫,穿戴好防护装备立即出车,仅用了半小时就完成转运,转运员潘星一直在医院帮助办理住院手续,为孕妇赢得了救治先机。后来,孕妇家人特地发来感谢红包,被转运员婉言谢绝。转运员潘星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疫情期间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与肯定,是一切辛苦的最好回报!”。就医转运小组就是这样一趟又一趟地转运就医人员,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终末消毒……他们卯足了劲,上紧了弦。

生命重于泰山,转运就是责任

亭林镇封控以来,仿佛一瞬间,镇区街道、居民社区、农村埭头都安静了下来。然而,这样的安静之下,也有一些特别需要被听见的焦急的声音,想法设法解决好封控区群众看病就医是当前“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一环,也是转运小组的心头事。“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部分,对于更庞大的村居民就医需求来说,可能还是不够,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作为一名转运队员,我们将作更多的努力!”就医转运小组全体队员发出了战斗的誓言。

关键词: 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