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由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承办的“2022(第一届)高端磁性新材料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低碳社会的新材料——高端电工钢”为主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主题报告《双碳背景下能源及磁性材料发展战略》中强调,“电动中国-全电社会”正成为低碳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电网把各种电源所发电力输送到用电负荷中心,在家电、基础设施、交通工具等所有能源消费末端,尽可能地使用电力作为能源载体,使所有行业实现全面电动化、联网化、智能化,最终实现全电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大量使用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能,发展高效太阳能电池和低成本大规模储能电池,并且迫切需要高性能动力电池和高效率永磁电机。

干勇院士提出,我国将在2025年实现稀土永磁电机、大尺寸碳化硅单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新型太阳能电池、热电材料、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使国内相关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系统介绍了电工钢产业的发展历程、运行现状及未来前景。他表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工钢生产国,最近10年,我国取向硅钢生产与质量管理水平飞速发展,品种齐全,性能优异,解决了重点电力工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卡脖子”难题,首钢无取向电工钢0.20mm产品性能突破极限,下一代驱动电机将广泛应用此电工钢产品。目前宝武集团、首钢集团在电工钢生产技术上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本届论坛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主持。李新创表示,具有低铁损、高磁感特点的高端电工钢作为制作高效、节能电机和变压器的决定性功能新材料,是低碳社会中不可或缺性的关键材料。首钢股份拥有高效、绿色、清洁、先进的全流程硅钢生产装备,形成了高效能、低损耗的优势产品集群,将为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