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毯,亦称“官坊毯”,是富有宫廷特色的手工艺纺织品,唐代时初具雏形,因其结织坚牢、毯面柔软、图案精美,与花丝镶嵌、金漆镶嵌、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和京绣并称为“燕京八绝”,具有悠久的历史。

历经50余年的发展,河北省文安县宫毯制作逐渐开始向精品化、艺术化转型,图案设计融和中国绘画、刺绣、织锦以及建筑装饰艺术于一体,既体现出典型的宫廷文化特征又兼具当地人文景观特色,产品涵盖地毯、卧毯、壁毯等多个品类,年产值500余万元。2016年,宫毯制作技艺入选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世纪60年代,宫毯制作技艺传入河北省文安县,自此,这项传统技艺便开始在文安生根发芽。据了解,宫毯制作主要用料为羊毛,一张完整的宫毯要经过纺毛、染色、放大样稿、织作、平、洗、片、剪、整修等数十道工序手工制作。

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华盛宫毯坊,宫毯织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周子华正在绘制样稿。王晖摄

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华盛宫毯坊,宫毯织造艺人正在织造宫毯。王晖摄

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华盛宫毯坊,顾客正在选购宫毯。王晖摄

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华盛宫毯坊,孩子们正在参观宫毯制作流程。王晖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