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还在最吃劲的关头。这些天,老党员、也是退伍老兵的沈忠兵,每天都是天还没亮就已走出家门,直到夜幕而归。在上海金山区朱泾镇临源二村封闭式小区门口,72岁的沈忠兵和搭档单元林自发准点值守早间5:30-8:00,守好小区疫情防控“安全门”。

沈忠兵在用小喇叭传达通知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火速召集辖区志愿者时,老沈本来是社区工作者们忙不迭“避开”的对象,他们深知,老沈就在今年2月因右肩肩周炎发作而住院治疗,3月5日才出院,再加上去年还动过脊椎手术,参与连轴转的防疫志愿服务会十分艰辛,“还是让老沈好好静养吧”,他们这样想着。

然而,沈忠兵却表示,现在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社区核酸检测任务特别重,“大家都在做贡献,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走得动,对小区比较熟悉,能帮上一点忙也好的。”老沈不接受这善意的婉拒,毅然加入到临源居民区防疫应急志愿者队伍中,成了这支队伍中高龄志愿者之一。

沈忠兵在维持秩序

为此,居委会干部便安排沈忠兵和搭档负责值守临源二村740弄南门口,3月18日至20日每天7:30—19:30,志愿服务相对轻松些。但老沈他们考虑到小区里医护人员、志愿者上班早,得及时开门为他们放行,他和搭档商量每天早上提前1小时站岗,风雨无阻。

“现在还处于管控期,千万不要放松警惕,请大家自觉做到足不出户!”

“请还没有做核酸检测的居民赶快下楼!”……

小区里,一声声来自流动小喇叭的“喊楼”声不绝于耳。在没有值守任务的时间里,老沈总是“眼里有活”,自发穿梭于小区一遍遍巡逻,由于右肩依旧隐隐作痛,他只能用左手拿起小喇叭播放,将最新疫情防控要求传播到居民楼栋,打通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期间,当遇到想要出门散步的居民,老沈耐心做思想工作劝回;当遇到有些居民有实际困难的,他积极向居委会反映,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大家看到老沈来了,都安心放心了。

沈忠兵在道口执勤

在居民区核酸检测点位现场也常常看到老沈忙碌的身影。他协助居委会为13个楼道的老年居民,上门发放打印好的核酸检测采样二维码,领队、清点、提醒保持2米间距、维护秩序,助力核酸检测加速度、有温度。十多天的防疫志愿服务中,老沈一天都没有缺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有着50多年党龄的沈忠兵还曾获过“金山好人”称号,虽已年迈,但一颗为党为民红心,却永远年轻,让“老有所为”在防疫志愿服务中继续发挥余热。据统计,截至目前,老沈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时长达287个小时。

事实上,沈忠兵自2011年退休后,已经默默在社区奉献了10多个年头。作为一名社区“网格员”,沈忠兵总能把居民的诉求和“急难愁”事放在心上,居民们家里碰上点难事,也习惯第一时间找他帮忙。在防疫时日夜值守、在寒冬里为小区扫积雪、自掏腰包维修小区隔离带、在他人晕倒时采取急救等故事让人动容。沈忠兵说,“我也住在这个小区,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

关键词: 退伍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