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海下起了暴雨,在叮咚买菜静安区彭浦站前置仓,工作人员在雨中加快卸货。无论是送菜小哥,还是仓内的分拣员,他们的脚步也丝毫没有慢下来……

刘梦丽是这里的站长,她告诉记者,该站日均订单量超过2000单,较疫情前翻了3倍,站内14个送菜小哥每天人均配送150单,覆盖周围三公里范围内的社区。

“我每天早上5点多醒来,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全站员工的健康状况,逐一查看每个人的健康码、核酸报告和体温,监督员工做抗原自测并拍照反馈,随后才开始进入一天的工作。晚上11点结束工作后,还要复盘当天的工作情况和第二天的工作准备,入睡时经常已经凌晨了。”刘梦丽说,每天从早6点至晚23点,全体人员坚守前置仓,已连续工作了30多天。“疫情初期,全站人员都吃住在仓库,之后,公司为员工预订到了酒店,终于有床可以休息了。”

“虽然很累,但是充实。”入职彭浦站刚满2个月的分拣员黄婷婷表示,记得刚到彭浦站时,日均单量只有五百多单,因为疫情原因,现在一天的单量是之前的三四倍,从入职以来只休息了一天,每天在475平方米的空间里行走5万步以上,每天只有5个小时左右的休息时间。

“虽然也想过什么时候可以准时上下班,但是心里立刻就闪现出了另一个信号:好多人还等着菜做饭呢,我不能休息,只有我把单子拣出来,小哥才能够尽快送到用户的手上,为了能让用户更快收到订单,我必须加快我的步伐,正是这个信念让我一直坚持下来。”黄婷婷说,家人要求必须每天一个视频,汇报当天的状况。“每次视频的时候,父母都说,‘回来吧孩子,在外面多遭罪’,‘妈,没事,我在这里挺好的,如果我回去了店里人手不足,订单就没办法正常完成,我还有任务在身,不能回去。’每次想想身上的重任,都忍住不让孩子和父母看见我脆弱的一面。”黄婷婷说。

被问到工作还吃不吃得消时,刘梦丽和黄婷婷的回答都是:还能坚持!和大多数同事一样,刘梦丽也很久没回过家了,她说,等疫情结束后,大家想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回家看看家人。

据叮咚买菜上海事业部区域主管张荣前介绍,叮咚买菜在静安区有9个前置仓,目前,每个仓的订单量都非常高,最少的也不少于2000单。应对如此大的需求量,叮咚买菜已及时补充运力,加大供应力度,尤其是加快补充豆制品、乳品、生鲜产品等货源,优先分拣需求量较大的蔬菜水果,尽可能保证用户买得到商品,同时保证订单按时送达。(经济日报记者 李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