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还为土地和资金发愁,今年不仅自身问题得以解决,还招引来了上下游企业串链发展。山东同利新材料有限公司之所以“呼朋引伴”,出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更离不开“干部助企攀登”活动助力创造的营商环境“强磁场”。
去年8月,济宁市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从市县两级部门、单位选派近千名干部,走出机关大院,奔赴各类企业,把国家的惠企政策送到生产经营一线,针对企业问题诉求开展精准服务。金乡县成立制造强市建设金乡县指挥部,采取“红黄蓝”三色工作法挂图作战,选派70多名干部深入企业生产建设一线,按照“问题提报+交办+限时办结”闭环工作流程,以“精准分析、精准施策、精准推进、动态管控”的方式为企业解难纾困。
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金乡在项目用地规划选址、预审报批、土地供应、办理不动产证等各个环节落实专人负责,实行“一站式”服务,将审查办结时限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同时,推行“标准地”模式、“亩产效益”评价,用好积极争取省市新增计划指标、努力实现土地小挂钩指标、盘活低效用地和处置批而未供土地等“五个一点”机制,保障企业发展用地。
作为助企攀登队伍中的一员,金乡县发改局副局长周娜脱产到山东同利新材料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面对企业提出的“土地和资金”问题,周娜心里清楚,作为全省“新基建”重点项目,同利新材料的二期技改项目正全力向高端精细化工、5G新材料转型,土地和资金诉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二期技改项目能否按期完成。
“进了企业门就是企业人。我梳理相关材料后,立即向制造强市建设金乡县指挥部反馈。指挥部协调各要素保障组形成联动,响应企业诉求。”周娜告诉记者,同利新材料的土地、资金问题很快被纳入指挥部台账。周娜会同县土地要素保障组,对接新材料产业园和金乡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帮助企业做申报、跑流程、办手续,申请了首批40余亩建设用地,满足了企业二期技改项目的用地需求。她同时帮企业对接多家银行,达成授信3000万元的金融方案,仅贷款利率一项就为企业每年节约资金数十万元。
“驻企干部的尽心尽力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金乡县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不仅对自身发展和攀登更有信心,也非常愿意介绍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山东同利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忠明由衷地说。企业利用自身人脉资源,先后招引一家上游原料供应企业和一家下游配套生产企业来金乡投资兴业,目前两家企业已经开工建设。“投产后,不仅能压缩我们自身的生产协调、交通运输等成本,同时串起一条高端精细化工领域细分赛道的新兴产业链,形成规模效益,抱团发展。”
在完善要素保障的基础上,金乡县围绕“3+1+1”产业集群,梳理出16条产业链,筛选24家“链主”企业,通过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招引、科技创新、人才倍增、数字赋能、重点项目、品牌培育、安全提升等八项攻坚行动进行重点培育,完善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24家“链主”企业年内计划完成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高端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大蒜及食品加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实现交易额350亿元。
“以商招商打的是‘熟人牌’,传的是‘好口碑’,对营商环境的要求更高。如果营商环境跟不上,连本地企业都有怨言,更别指望其主动引荐其他企业。‘干部助企攀登’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金乡的营商环境。”制造强市建设金乡县指挥部副指挥李兆胜表示。今年,金乡县将按照‘有发展目标、有支撑项目、有创新研发、有竞争力和成长性’的标准要求,将攀登企业总数扩增至80家,重点支持龙头骨干和领军、高成长性、规模以上、上市4类企业攀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