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毕马威发布《2022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系列-证券行业趋势及战略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宏观视角和业务发展的维度,分析证券行业发展现状及转型趋势;总结政策面走向,同时研究头部券商、中小券商以及外资券商在行业竞争时的挑战和机遇。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楚东认为,证券行业总体持续维持高质量发展,证券公司应紧跟国家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发挥其在整体金融市场中的枢纽角色。在政策方面,呈现“市场化”、“开放化”、“数智化”的趋势。

在数智化方面,报告显示,近年来券商加速数字化转型。2022 年1 月4 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从更高层面提出高质量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证券行业竞争格局加速变化,券商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已是行业大势所趋。

根据2021 年已披露的年报数据看来,目前已有22 家上市券商披露2021 年信息技术投入情况,合计投入额达141.78亿元,排名前十的券商平均投入金额为11.30亿元。其中投入最高的券商金额达22.28亿元,同比增速最高的券商达293.78%,占比营业收入最高的达25.17%。随着转型的推进,金融科技和数字化也从支撑业务发展,向引领业务和赋能业务转变。

毕马威中国数字化咨询服务合伙人柳晓光表示,金融科技和数字化已成为下一个战略周期的发展核心驱动力,证券公司的展业模式、业务架构以及运营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技术浪潮的兴起为证券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诸多转型挑战。

“目前部分证券公司仍存在以下问题:数字化转型缺乏顶层设计;业务与科技融合机制不足;数字化底层基础不牢靠;数据基础能力薄;数字化治理机制待完善。”柳晓光指出。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证券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日益重视,金融科技的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已为证券业务发展带来了积极变化,并且已在一些国内和国际先进同业得到充分展示。比如:金融科技推进财富管理领域向智能化、普惠化发展。从财富管理业务流程来看,数字化持续赋能财富管理的客户画像、资产规划配置、交易执行、组合管理等各个环节,以提高业务效率,控制运营风险,提升客户体验。

再比如,金融科技推进自营资管领域向规模化发展。通过自营资管平台化建设,数字化持续赋能投前研究、投中交易、投后分析的一体化管控,整合信息决策、风险、交易以及运营管理能力,推动自营资管业务规模化交易。

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柳晓光表示,国内领先券商机构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公司战略布局重点,券商机构在自身数字化历程中找准方向、培育能力、可持续地落实数字化建设价值至关重要。

“下一步,证券公司应推进战略高度的新规划。公司需要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公司的重要战略,持续提升中高层管理者前瞻的领导能力与精准的决策能力,制定战略目标指引下的整体蓝图规划,推动战略高效落地;同时,推进技术业务相辅相成的新动能。以业务发展为导向,推进各个证券业务与管理在新技术上的应用场景与价值实践落地,为证券公司提供更好的管理、更优的服务;还要,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着力从强化数据治理、搭建数据中台、实现场景化数据应用三大方面加快提升自身数据能力;最后,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新底座。从构建高效迭代的技术架构体系、快速响应的中台能力体系、稳健弹性的云化基础设施、敏捷精益的科技研发体系这四大方面加快提升自身科技能力,以满足数字化转型对科技能力的支撑要求。”柳晓光建议道。(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