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七十码左右一路绿灯,已经成开车习惯了。”在浙江省舟山市海天大道,一种道路“绿科技”的上线,获得不少市民的点赞。这个“绿科技”不仅让该路段原有的行车时长缩短了约50%,还使开车遇到红灯的次数大大下降,甚至还能体验到“一路绿灯”。

这个“绿科技”就是动态绿波控制,由舟山交警与海康威视联合研发,通过创新相位协调技术,让红绿灯根据流量实时动态调节配时,大幅提升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和市民出行体验。海天大道动态绿波带,长21公里、途经34个路口,是浙江省目前上线运行的横跨距离最长的双向动态绿波带。

什么是动态绿波控制?据介绍,这是在路面通过雷视一体机等设备实时感知不同方向的车流量,而智慧信控系统就像路口的“大脑”,能根据车流变化秒级运算,让红绿灯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根据不同时段的交通状况,自动优化配时,从之前的“车看灯”变为“灯看车”通行。

国内一般经10个以上路口、长度7、8公里的绿波就可称之为长绿波了,像海天大道这样的长距离绿波带并不多见。绿波带的路程长度增加后,难度也呈指数级上升。为了突破长距离绿波的技术难关,舟山交警联合海康威视创新“相位协调”技术,将传统红绿灯信号技术中的协调控制、感应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实现“三效合一”,进一步提升了红绿灯的智能化程度,能根据交通流每一周期级的变化进行更精准地适配,提高了绿波流量上限。这使得绿波不只在平峰期,在高峰期也能发挥作用,明显提高了海天大道高峰期间的车辆通行车速。

业内专家表示,这项技术应用对中小城市具有借鉴意义,中小城市往往受制于人口与经济规模的限制,难以实现立体交通和轨道交通,导致城市规模虽然小,但跨区过境的行车时间得不到缩短。绿波带能在长距离下大幅度缩短行车时长,对于国内的中小城市,特别是没有高架快速路的城市,起到了一个类似于快速路的替代方案,利于扩大城市的辐射范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