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618”,因社会责任、坚守品质等话题屡次“出圈”的白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整个618活动期间,在天猫“方便速食/速冻食品”类目榜单中,白象以3855万的销售额位列总榜单第四名,居方便面细分品类之首。
中国是全球方便面最大的市场,并具有创新活力。世界方便面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消费方便面约1166亿份,同比增长9.5%;其中中国方便面总消费量累计达463.5亿份,占据全球方便面销量的40%,位居全球首位。
在中国面食制品行业,白象和康师傅、统一、今麦郎一起被称为方便面“四大天王”,其中,以销售额计,康师傅多年位居第一。在315曝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后,作为方便速食行业主力军的方便面领域迎来了“大洗牌”:平日里默默无闻的白象一夜走红,甚至被消费者买断货。但坊间也有声音传出——“白象的翻红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白象618反超康师傅成方便面细分品类销售第一,其实并不意外,或者可以说是早有苗头。”有业内人士表示,在食品行业,消费者一直以来最关心的都是产品质量。“白象在产品品质上一直做的都不错,口碑也在持续提升。”
好吃不好吃是评判食品产品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白象拥有各类实验室的总建筑面积超过1600平方米,科研团队达70人,其中57%拥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白象凭借着自主培养与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为产品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三年,白象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均超过2000万元,而在未来三年白象将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预计研发费用将增至3000万元以上。
面对315晚会后涌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白象迅速做出了“没合作,放心吃”的回应。随后有媒体曝出白象食品生产的产品被抽检67次,结果均为合格;其投资公司及分公司等也涉及近300次抽检,结果均为合格。100%的抽检合格率成为白象方便面赢得消费者青睐最大的“金字招牌”。白象食品始终严守食品安全质量的每个环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标准,把好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与安全。
创新是风向标。作为一家深耕食品产业25年的民族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周期长、执行操作难、经济效益薄等问题同样也困扰着白象食品。
“做食品实业更难,但这份‘苦差事’总要有人来干的。”白象食品集团方便面事业群营销中心副总裁姚进说,“白象的破局之道是始终筑牢品质底线、不断提升研发创新实力、以科技助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通过创造出更广泛的社会价值来取得消费者对产品、品类、品牌的多重信任,进而将白象逐步打造成为新实业的标杆”。
姚进透露,白象未来将朝着文化输出与科技赋能两个方向着重发力。在文化输出层面,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通过“汤好喝”和“大辣娇”传递中华民族“汤文化”和“辣文化”,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能感知并接受中国的美食文化。
在科技赋能层面,一方面通过食品科技助力现有产品进行升级迭代,并通过创新科技加速新品的开发研制;另一方面利用科技手段打造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为每一批次产品建立‘户口档案’,进而让所有的白象产品均可追溯到具体工序”,真正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