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知乎年度科学盛宴“向科学要答案”活动宣布结束。活动期间,知乎科学相关的专业讨论获得用户1822万多次赞同,相关科学话题的浏览量高达51亿次。
【资料图】
作为知乎和科普中国联合举办的年度科学活动,“向科学要答案”已成为被社会、科学行业高度认可,具有较高科学传播价值和专业讨论的品牌IP。
在“向科学要答案”活动期间,共有84.2万内容创作者在知乎参与科学问答,产生近320万条与科学相关的专业讨论。如今,知乎已成为科学相关人士进行专业讨论的“学术后花园”。从专家院士、明星学者、科研机构,到跨界从业者、科学爱好者,大量科学相关人士聚集在知乎,向科学发问和回答,并进行专业讨论。
“科学无界”是今年知乎“向科学要答案”活动中的特别策划,活动中可以看到来自社会科学、生命科学、新农业、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军人物的跨界对话。
2021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胡渊鸣是一位知乎老用户,他创作开发的太极编程语言(Taichi)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开源图形计算基础设施之一,曾在知乎发布文章“99行代码的《冰雪奇缘》”,如今的赞同量已破2.7万。在“科学无界”活动中胡渊鸣提出问题“电影/游戏/VR 等产业,对图形技术提出了哪些新的需求?我们能做些什么?”,吸引了包括游戏智能设计和虚拟仿真副教授、数字技术公司CEO、游戏产业等各关联行业从业者的交流,专业的回答得到胡渊鸣的赞同。
知乎的问答模式,对形成不同领域的人在同一个场景内的跨界对话具有天然性,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领域的答主从各自的角度切入,贡献多维度的专业讨论,并激发不同行业研究的热情和灵感。
在跨界领袖们的思维碰撞中,受益的还有广大科学爱好者们。新华社在知乎发起关于我国如何成为农业强国的提问,一众专业讨论获得用户赞誉,用户纷纷写下评论:“这才是真正的,绿色,高效,现代化农业”,“好技术值得得到一个好的市场机会,让科学家和农民都发家致富”。
“向科学要答案”活动期间,知乎科学相关的专业讨论内容获得用户1822万多次赞同,相关科学话题的浏览量高达51亿次。无论是研究所的研究员、高校教师、在读生,还是从事某专业的学习者、科技业界的创业者,都可以在知乎找到自身研究领域的专业讨论,并获得切实有效的建议。
例如,“向科学要答案”中的另一活动“写给未来的答案”,就是专门针对目前没有确切答案的科学问题的解读征集。短短一个月就为100多道科学问题征集到了优质回答。
进一步分析,其实围绕科学相关话题,不同角度的、专业的回答重启了人们对科学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知乎也成为各行各业与科学界进行专业讨论的平台。
正如一位社会心理学博士、知乎社会心理学答主在知乎直播中表示,“在知乎发布科学内容,一方面是想把科学知识传播出去,另一方面要让真正的科学占据舆论高地”。
知乎大量的优质内容、创作者和专业讨论的社区氛围,使真正的科学不再高深莫测、曲高和寡,而是更加多元,触手可及。(经济日报记者 姜天骄)
关键词: 如何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