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梧桐国际公寓、兴亿时尚公寓等10个项目共820套公租房,正在面向轮候库认租选房,820户家庭即将实现“安居梦”。这是罗湖区今年推出的第二批公租房。像这样的这样的选房活动,在罗湖区每年都要举办三到四次,参加线下及线上选房的市民达到上万人次。

图为深圳市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马晓东在作主题发布。

7月21日,记者从罗湖区住房保障“双周发布”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罗湖区预计建设筹集公共住房不低于2.9万套(间),供应公共住房不低于2.5万套。据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马晓东介绍,仅在2021年,罗湖区新开工建设公共住房3963套,筹集9379套,基本建成722套,供应3636套。目前,市场规模化租赁的湾涛时代公馆、梧桐国际公寓、新世界大厦、招商盛世广场等项目已陆续为户籍轮候家庭、新扎根罗湖的各类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最大限度为罗湖区公共住房建设获得发展空间。

图为深圳市罗湖区建设工程监管和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谢颖在作主题发布。

什么是公共住房?据罗湖区建设工程监管和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谢颖介绍,目前,深圳市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包括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后三者都是低于市场价格,面向不同群体租售的住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公租房、人才房和安居房。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房源性质不同、申请条件不同和申请流程不同,企业人才和普通市民皆可根据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类型的住房。

作为深圳的最早建成区,罗湖区历经4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常住人口超百万、城区功能完备的高密度城区。面对土地资源紧缺困境,过去5年间,罗湖区住建局不断创新公共住房工作思路,加强与人才专营机构和社会主体的合作,通过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市场规模化租赁等多渠道建设和筹集公共住房34862套,供应10972套。“我们实施了住房和货币补贴并行的‘双轨保障’,这一举措既灵活解决了企业人才安居难题,又突破了房源筹集困难的瓶颈,持续保障了一批又一批落户罗湖的高层次人才、重点企业人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新市民、新青年来罗湖创业发展。”马晓东说。

罗湖区还有哪些公共住房项目?据马晓东介绍,如罗湖区湖贝A4地块城市更新配建公共住房项目,已于2020年5月开工,计划2025年8月交付;独树村、翠园华府等城市更新配建公共住房项目均已开工,计划2023年即可交付;莲塘冠深地块项目预计8月开工,2025年10月交付;提供公共住房最多的是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有近5000套等。

“目前,罗湖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已初具规模,‘住房+补贴’双重灵活保障助力人才安居获得感成色更足。”马晓东表示,在保障重点企业方面,罗湖区通过规模化租赁的社会存量项目住房,按照“拎包入住”标准逐年满足辖区重点企业住房需求。截至2022年6月,罗湖已面向443家企业配租人才住房5934套;已连续6年发放企业人才住房货币补贴1.18亿元,保障了342家企业的7548位人才。

在保障教育、医疗等高层次人才方面,罗湖区通过全力支持高层次人才到罗湖创新创业和从事教育、医疗工作,保障产业高层次人才40余人,面向罗湖教育领域人才配租503套人才住房,面向罗湖医院集团配租218套人才住房。在保障企业人才的同时,罗湖区还以问题为导向,加大建设筹集力度,大量提供房源面向轮候库家庭配租,纾解罗湖轮候库家庭住房需求压力。对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通过发放廉租补贴和实物配租应保尽保。对于有迫切住房需求的特困、优抚等困难家庭,给予重点优先解决保障。

下一步,罗湖区在“筑巢引凤”方面将持续发力,将全面推进“产业引领、服务升级”,贯彻落实“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的战略部署,做好企业人才住房保障工作。马晓东表示,未来,罗湖区将持续出台惠企服务“硬核”措施,构筑多层次住房保障、科学化运作管理的人才温馨家园,不断满足重点产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青年等各类人才住房需求。同时,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发展,探索解决各类居民的住房问题,为“湾区枢纽、万象罗湖”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