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稿件详情

新雨过后,地里的谷子绿油油的显得尤为好看,“今年的谷子长势挺好,收成也应该赖不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扎赛营子村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军介绍,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为孟克河沿岸的山坡耕地,坡地杂粮采用传统农耕方式种植,全部在天然雨水下生长,与此同时科学轮茬倒作,不同作物间混套作,减少人工干预,保证了生物多样性以及农产品原色原味的优良品质。

谷子种植基地。(资料图片)

王国军告诉记者,敖汉旗曾经挨村挨户地开展了传统谷子农家品种搜集、整理工作,并将搜集到的当地谷种与从全国各地引进谷种共同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试种,传本推优。“我们在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以谷子为主杂粮品种搜集,从中选择了口感好的黄金苗、红谷、黑谷、绿谷等传统品种进行提纯扶壮并推广。”王国军介绍,除了传统的种植,合作社还有现代化加工生产线9条,其中,初加工4条、深加工5条。

“此外,我们还深入研究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域传统饮食谱系,利用当地农家传统品种开发了月子米、石碾米、四色米等小米产品以及小米锅巴、小米酥等系列食品,由此实现了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目的。”王国军说。

记者了解到,敖汉旗有着8000余年的谷子种植历史,素有“龙祖、玉源、谷乡”之美誉,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年,敖汉旗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大力发展小米产业,从保护种质资源、传承农耕文化、产业标准化发展以及促进农文旅融合等方面发力,打造“敖汉小米”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小米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敖汉小米博物馆内部展品。经济日报记者 余健摄

截至目前,全旗谷子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其中发展绿色谷子生产基地15万亩,有机谷子生产基地7.4万亩,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有机化生产的产业格局。与此同时,全旗还有以小米加工为主杂粮企业184家,其中规模以上小米加工企业22家,年加工能力3万吨以上。此外,当地还积极开发建设以小米为主题的景区景点,包括敖汉小米博物馆、旱作农业公园、谷子景观田等,策划敖汉小米“开耕节”“祈雨节”“开镰节”等特色活动,打造小米田园综合体、小米产业园、小米饭农家院、小米文化主题餐厅等特色小米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文旅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敖汉小米产业的发展和成长,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成果。”敖汉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徐峰说。据介绍,下一步敖汉旗将牢牢把握敖汉小米文化深、品质好、环境优、品牌响、覆盖广的优势,将小米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小米种养循环经济,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敖汉旗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旱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