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一花一世界,其实一根枝条也可以表达一个世界。这样的枝条需要用心才能发现:它首先要具备高低起伏的韵律美,其次要有前后的纵深度,最后还要有拥抱观者的姿态。如此,便打开了作品的三维空间。


(资料图片)

一枝见波折

用单根枝条创作作品,我们经常说,“一枝见波折”,指的是这根枝条的变化——枝条从瓶口出来往上伸展,到20厘米左右处有个折点。折点过后枝条开始变细,再往上继续生长,又到第二个折点。折点往上又变细,再往上到了梢部。

梢部是新枝,比较稚嫩,被阳光牵引生长,会抬头向上,形成一个弧线。这条短短的弧线非常温柔浪漫,也让最后的折点显得非常有力量,与其他部分完美地形成刚柔对比。我们插花时,注意让折点尽量往前折,靠近观者,给观者一种拥抱的感觉

每一个折点,都代表这根枝条曾经受过的一段磨难。冬天,树的叶片全部落光,枝条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第二年春天,会从停止生长的位置冒出新芽,新芽可能会向着一个新的生长方向,就形成了折点。也有可能是枝条受到自然灾害折断了,在折断的地方又冒出新芽。这样的轮回让枝条有了起承转合,所以折点的地方不要有叶片,露出折点让观者清晰可见,作品才有故事感。

两枝分长短

如果是两根枝条构图,就要分出一长一短,第二根枝条要弥补第一根的不足。第一根枝条主要是观赏它骨干的美,所以叶片要少,第二根枝条要尽量体现它叶片的美,所以叶片要相对多。两根枝条的任务不一样,第一根观“骨”,第二根观“叶”。

两者的比重关系是,第一根枝条如果是五,那么第二根枝条大概是八。也就是说,观者先被短枝叶片吸引,视线停顿一下,再往长的枝条移动,这个移动轨迹就是作品的动感所在。

那么插花时,两根枝条谁在前,谁在后呢?

这要根据第一根枝条的走向来定。如果第一根枝条从瓶口出来以后,伸展得比较直,我们称之为直干宜藏,那第二根枝条就要放在它的前面,把这一段太直的线条遮挡一下;如果第一根枝条伸出来有折点,有粗细或者有弧线的变化,很美,就尽量把它的美展现出来,把第二根枝条放在它后面。

一根成型的漂亮枝条,叶片基本都会集中于前方梢部的1/3处,为了避免遮挡这部分叶片,第二根枝条就要让出这1/3。也就是说,第二根枝条是第一根的2/3长度即可,两根枝条的云片不要相互交杂,要做到层次分明。

三枝有聚有散

东方式插花经常说到三大主枝,第一主枝跟第二主枝,因为伸得比较远,很容易让整件作品显得视觉不平衡,这时候就需要第三根枝条来稳定重心。

如果前两根枝条是同一方向,那么它俩加起来的视觉重量,要等同于第三枝的视觉重量。第三枝最短,所以它的叶片就要多而密集。此时,第二根枝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根枝条的分工要符合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上观骨,下观叶,中间既观骨又观叶。”

三根枝条的比重变化,会让观者产生视觉流动感。因为我们的目光都喜欢朝多的地方看,叶片最多的地方最先抓住眼球;稍作停顿后会朝叶片相对多的第二根枝条上看,再稍作停留后,最后看第一根枝条。“3、2、1”的顺序,让作品有了动势之美。我一直主张把静态的插花做出动态的美,就是这个原理。

同时,三根枝条正好形成一个三维空间——长、宽、高。长,就是视线从第三枝到第一枝,形成左、中、右;宽,就是第三枝在前,第一枝在中,第二枝在后,打开了作品的纵深度(宽度);同时这三根枝条高低起伏,第三枝在最下方,第一枝和第二枝按照它们在自然界生长的状态,分出上和中,就形成了上、中、下。

三根枝条把一件作品勾勒出一个空间,作品体量的大小,就由这三根枝条决定。它们就像盖房子要先做的框架,属于硬装部分,再去里面填充叶子、焦点花之类,属于软装的部分。如果一个房子硬装做得不好,软装也就没办法做了。

再说到枝条叶片的修剪,我们用鸡爪槭侧枝举例。成型的鸡爪槭叶片分别长在枝条的前后,扁平的姿态就像我们看过的《西游记》漫画中的云朵,是一边大一边小的,视觉上有流动的感觉,枝条云片修剪也是从这里面找到的灵感。

叶片既不用集中在枝条前面,也不要全部在后面。我通常在教学中把云片比喻成手掌:枝条前面的小侧枝与叶片像大拇指,后面的小侧枝与叶片是小手指,最前面的叶梢是中指,俯看正好形成一个不等边三角形。这样修剪叶片,枝条才会有流动漂浮的感觉。

三根枝条构图,云片体量追求8 : 5 : 3比例。第三根叶片体量是8,第二根是5,第一根是3。第一根与第二根的面积相加等于第三根。这样能确保整件作品视觉平衡。如果我们把整件作品看成是一座大山,三根枝条的云片就是围绕大山流动的云朵。

(图片由倪志翔提供,采薇整理文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