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序集中有利于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近日,在山东济宁凯登制浆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内,来自济宁技师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尤从政,正在进行每月1次的机械加工理论教学。这已经是他连续第3年走进企业授课,定期为企业技能人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
“尤老师的课,总是能将我们在工件加工中容易犯的错误指出、讲透。”凯登企业的员工纷纷表示,“将老师带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比照结合,对我们提升帮助很大。”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难题,组建了全省首家技工教育集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校校共享、校地联建”的特色办学之路。
“让企业主动参与办学决策、为企业‘量体裁衣’,是避免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重要保障。”济宁市人社局副局长张慧慧说,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是由188家企业、20所技工院校、9所职业培训机构共同组成,集团内企业可直接参与技工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训模式等办学决策。
“企业专家直接参与集团教学,配合院校的专业知识,能够实现强强联合的教学效果。”张慧慧表示。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聘请“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大工匠”等30余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担任集团“实训教授”进校园讲授课程。
不仅有企业专家,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还联合莱茵科斯特公司、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了7处公共实训基地和平台,把生产任务带进课堂,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生产操作实践,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的有机结合。
“立足济宁资源型城市实际,组建智能制造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增设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新兴专业12个。”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秘书长王志敏说。今年以来,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与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共建“职业教育产业园”“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等培训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统筹”的职业培训新模式,先后与泗水、微山、鱼台、金乡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先后有20余名技师学院讲师、企业专家到我县授课,开设10余门课程,累计培训800余人次展业技术工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熟练工不足的难题。”泗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局长李庆泉说。2021年,济宁市获评“全国技术能手”7名,并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摘得1金2银1铜。
济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刘东利表示,济宁市将积极构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服务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打造办学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服务功能显著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为全国技工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济宁方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