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艺术虽有门类之分,却又相通互鉴。“中国书法具有整体的美,它和诗、画、印有着共同的审美品质和文化属性。”日前,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朱天曙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书法艺术要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持续发展。

中国的诗、书、画、印融在一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是中国艺术的一个表现方法。”朱天曙说,“我讲中国书法要强调它的文化品格,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法上的传承,要从整体上、从中国文化的脉络上来认识书法艺术。”

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主播进行书画才艺展示或教学。朱天曙表示,我们应该树立健康、朴实、准确、优美的新媒体艺术观。

“我强调要做朴实的新媒体,让大众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知识。”朱天曙认为,现在很多平台都在进行艺术普及和宣传,直观形象、方便快捷地展示了中国艺术的丰富内容,但是缺乏系统性。“面对新媒体传播,既要看到它的好处,也要看到它不是学习艺术的最主要渠道,而是辅助方法。”

这些都与加强书法舆论环境建设和文化传播紧密相关。朱天曙提出,要做到三个结合,即创作和研究相结合、艺术和文化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中国书法应该有自己特有的精神面貌。在传承艺术经典和体现时代风格的基础上,要发挥书法家的个人创造性,把个人的艺术创造和时代风格紧密结合,将传统的书法艺术向前推进。”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和学术委员,朱天曙通过对颜真卿书法流派史,石涛与清初碑学,齐白石与近现代书法、明清印学等一系列书法篆刻专题的研究,扎实推进中国书法的学术和艺术纵深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拥有完整的书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书法专业本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201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是全国首家中国书法国际传播实体研究学术机构。目前,朱天曙担任该院执行院长一职。他们通过组织访问交流、国际传播论坛、讲座、展览等方式,推动中国书法走向世界。

朱天曙表示,我们不仅要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汉文化发达的国家开展书法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而且要加强向欧美等非汉字国家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让人们了解到中国书法的根在中国,中国书法的源头在中国,树立文化自信。” (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关键词: 中国书法 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