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中的一名委员,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提交的两份提案均紧扣“生态环境保护”主题,从资金和人才两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节能环保产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环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扩大内需、实现绿色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李书鹏委员表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需从政策层面推动解决其在资金和人才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
据了解,环保项目公益性特征明显,盈利性偏弱,对政府资金依赖度高。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2021年,A股177家环保上市公司中,有130家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占比达73.4%。《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也显示,我国环保企业资产运营能力弱,应收账款问题突出,项目拖欠款现象比较普遍。“中小型环保企业资金链面临较大风险,长期来看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推进。”李书鹏委员说。
为此,李书鹏委员建议,参考建筑行业农民工专项账户形式,建立由第三方机构监管的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专款专用,提高款项支付效率;另外建议参考住建部颁布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并推行环保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重点限定支付条款,从源头上解决环保行业回款难问题。
“此外,人才队伍建设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在我国职业资格体系中,注册环保工程师是33项准入类职业资格之一,但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一直未有效在环保工程中执行。”为此,李书鹏委员建议,制定并发布环保工程师注册工作的后续推进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环保事业;完善管理文件,明确注册环保工程师的签章制度,开展继续教育,保证从业者知识体系持续更新;鼓励高等院校在环境专业教育中加大实践环节比重,从供给端加强应用型高素质行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