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以智能监管平台创新引入企业自查场景,按照制定的自查标准体系,运用智能化数据感知采集手段,将日查、周查、月查数据上传平台,监管人员及时查阅企业自查发现隐患及整改情况。这一举措推出以来,餐饮单位每日都能上传环境卫生、食品采购、食品检测、餐饮具消毒等台账内容。
这一被称为“明厨亮灶+全程追溯”数字应用场景,是哈尔滨新区推出的以数字赋能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新举措。近年来,哈尔滨新区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聚焦“优政、兴业、惠民”,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社会治理创新全国示范项目”,推出数智一体应用场景,以数字化变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效明显。
哈尔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治理创新全国示范项目是新区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按照统筹规划、急用先建的整体思路打造的特色数字管理平台,首批推出了综合执法、市场监督、消防管理、涉案财物、智慧公安等8个模块,通过集成性、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场景打造,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能。
“明厨亮灶”,即市场监督管理业务系统是哈尔滨新区此次推出的8个模块之一,这一模块基于智能AI算法、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通过打造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联网视频管理系统,搭建了连接政府监管部门、餐饮服务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明厨亮灶+全程追溯”数字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有效提升了新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现代化管理水平。
据介绍,该系统可依据餐饮单位基础信息完善度、食安台账录入完整度、智能预警告警数量、监督管理和消费投诉评价五个维度产生的风险点,每日自动生成食安指数分值并进行排名,排名较低的将增加现场监管频次,引导企业不断地提高自律意识。
同时,“明厨亮灶”智能监管平台还可实现智慧监管和有效治理相结合。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餐饮单位数量多、监管人手不够,管理手段单一、监管效率低,预防性管理不足、责任追溯难,从业人员流动大、证件难规范等问题,依托科技手段赋能监管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智能监管平台设计监管端、企业端和公众端。监管部门远程监管,线上巡查,实时查看餐饮单位后厨实况、从业人员管理、食安台账等信息。通过AI智能、物联感知等识别违规行为,实时预警推送至监管部门和餐饮单位,对于立即可改的问题,监管人员通过视频监督整改;对于涉及违法行为,监管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实现目标性监管、精准执法,提高基层监管人员工作效率,加强政府监管。
目前,哈尔滨新区正积极推动信息多方共享,建设数字食品安全监管示范区。据介绍,该新区为保障消费者的监督权和知情权,以全流程、可追溯为目标,创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管理模式,在餐饮单位就餐区域显著位置安装显示屏,向社会公众展示现场加工过程、食品原料追溯、企业证照信息、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监管信息等内容,实现餐饮单位与消费者互动共享。消费者可用手机扫描企业二维码,了解更多从食材采购到菜品上桌的相关信息,实现餐饮服务全程可追溯。对餐饮单位存在不合规的问题,消费者可通过公众端进行评价、建议或投诉,监管人员可以查看并及时回复投诉信息。“后厨”成为消费者可直接看到的“透明厨房”,让消费者看得放心、吃得安心。
“明厨亮灶”智能监管平台试运行以来,遴选包括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养老机构食堂、综合体商场内餐饮服务单位、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等五种类型105家“明厨亮灶”建设单位。目前平台接入摄像头数量432个,上传证照信息105家,食安管理员证书98个,从业人员健康证327人,食安台账2311条,AI告警信息2106条,企业自查620条,线上巡查376条,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哈尔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新区将持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国示范项目”,不断强化新技术与应用场景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的数字生活应用场景,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持续提升管理治理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