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华泰造纸的生产车间,密密匝匝且纵横交错的输送管道串联起了一套庞杂的造纸生态,木头在流转间“破木成浆”。

“以前用的纸会有斑点、折子、透明点,还有硬质块,现在的纸干净了,就是因为有了更多的筛选和净化系统。”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纸业)总经理李建强介绍说,原先的产线落后,如今多加了洗、漂工序,自然浆更纯。整条化机浆产线包括筛选、除砂、磨浆、螺旋洗浆机等设备,在各设备的协同运作下,小木片需要经过高压高温加化学品进行蒸,然后上撕碎机,之后用磨机揉成纤维,再用压力筛处理纤维间的杂质等重重“考验”。

改造之后的流水线,杨木、桉木、相思木、白蜡、针叶木都可以用作原料,助力产能、质量、稳定性大幅提升,设备的提质也必然带来产品结构的“腾笼换鸟”,改造生产流水线助推造纸产业“精彩蝶变”。

华泰纸业引进奥地利安德里茨公司高效预浸、低浓磨等设备,生产过程开始逐步走向安全高效、节能环保。容纳设备的整个厂房上层是生产设备,下层是配套泵送系统,上下联动的设备在系统联动带水测试完成,具备投料开机条件后将会进行封闭,整个过程除了设备外观只能看到木片和浆,木片变身之旅貌似并不显著,却悄无声息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产品结构的升级调整。

李建强表示,近几年的纸质提升以及高端纸浆的供求失衡困境,华泰纸业选择升级配套流水线,转型后的产线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解决自身造纸版块升级改造以及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优质浆料大幅上升的需求。

纸浆好了,纸才能好,以前高端纸浆靠进口,现在完全可以自产自用。当前,华泰纸业30万吨化机浆技改项目已进入投产运行环节,70万吨化学木浆项目地勘已经完成,项目投产后不仅能完全实现造纸原料自供自给,而且能同时带动当地就业岗位增加。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王镇着力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做文章,通过技术改造、更新,实现传统产业与创新技术“高位嫁接”,推动主导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