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河南焦作沁阳市崇义镇,特色种植的大美画卷迎面铺开。菜籽、金银花、哈密瓜、桑葚等多种经济作物,丰收在望。


(资料图)

5月25日一大早,在沁阳市崇义镇南里村一派繁忙景象,趁着天气晴好,几十名工人手拿镰刀正在采收菜籽。

种植户贾修壮告诉记者,这些菜籽是上海青的种子,现在菜籽颗粒饱满,正是收获的时节。

“目前来看收成不错,每天有50多个人收割,过几天有雨,我要赶在雨天来前完成收割。要不然菜籽浸水会炸裂,影响产量。”贾修壮说。

为了抢收菜籽,贾修壮找来了一直在这里干活的靳景枝,她手下的“帮手们”各个手脚麻利,一会功夫一亩地就收完了。

“领着姐妹们出来找活干,这几天,就是来割菜籽,菜籽长势挺好的,在这干活轻轻松松的,一天80块钱,能干个四五天吧,也能挣个几百块钱。”靳景枝感慨道。

贾修壮于2014年在济源学习菜籽种植技术,2016年回到沁阳开始尝试培育菜籽,如今他已经熟练掌握了育种、管理技术,种出的菜籽一年比一年好。今年他种植的150亩菜籽,每亩产量可达300斤,按照市场收购价格每斤20元计算,每亩地的收入就是6000元。

“我的菜籽是订单销售不愁卖,明年我想扩大规模,带动大家更多人一起种植菜籽一起致富。”贾修壮介绍道。

小菜籽叩开致富门,金银花唱响致富歌。近日,崇义镇赵儒村的20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连片的金银花枝繁叶茂,饱满的花蕾挂满枝头,种植户杨玉霞组织30余名附近的村民正在田埂间采收成熟的金银花。

“金银花摘下来是湿的,我买有烘干机,烘干之后他们都追着我来收我的金银花,收益也是可观的。”种植户杨玉霞说道。

金银花学名忍冬,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解毒抗炎的功效。因开放时,不同发育阶段呈现出来的花色有所不同,在藤上可以看到白花和黄花同时存在,故称之为“金银花”。

杨玉霞告诉记者,金银花高产、稳产。她从事金银花种植已经六七年,从最初的2亩发展到如今的20余亩,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她的地亩产可达200余斤,烘干以后每斤价格70-80元,年销售收入30余万元。下一步她想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小小的金银花让种植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香甜的哈密瓜让西苟庄村集体收入连年攀升。

在崇义镇西苟庄村的哈密瓜大棚内,工人们正在为瓜藤剥杈,确保瓜的营养足够,口感极佳。

“我们的哈密瓜已经进入到后期管理阶段,今年我们种植到四个品种,西周密、玉兰香、玉菇娘以及西悦九五。我们的哈密瓜将在6月10号左右就要上市,欢迎咱们大家前来品尝。”哈密瓜基地负责人 杜艳玲满面笑容地说。

据了解,崇义镇西苟庄哈密瓜种植基地建于2017年,经过几年的发展,西苟庄村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特色种植村,每年都有很多客商前来买瓜。今年哈密瓜产量预计可达12万斤,年销售收入50余万元,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我镇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大力开展特色种植,目前水果、蔬菜、怀药、油料作物等种植面积1200余亩,带动6000余农户参与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壮大集体经济、提高群众收入,为产业兴旺夯实基础。”崇义镇四级主任科员成晓峰说道。

近年来,沁阳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选准做强特色产业,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怀山药、怀菊花、大樱桃、油葵、秋葵、羊角蜜、吊瓜、阳光玫瑰葡萄、精品桃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正在逐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的发展格局。不仅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同时也有效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更多群众托起振兴梦。

农民正在采收金银花。 李治齐摄

农民正在收割菜籽。 李治齐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