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在山东昌邑市下营蒲东沿海防潮堤增殖放流活动现场,6000万尾中国对虾在经过抽样、计数、记录计算等验收工作后陆续装船并运至指定海域进行投放,也拉开了今年增殖放流的序幕。

据了解,昌邑市今年计划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半滑舌鳎、黒鲷、褐牙鲆等苗种共计4.2亿单位。其中,在5月22日-6月1日的第一阶段活动中,将有2.45亿尾中国对虾、1500万只三疣梭子蟹和6000万只海蜇苗种被陆续放流至渤海莱州湾昌邑近海海域。

“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是近海渔民捕捞的重要渔业品种,其中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是昌邑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增殖放流活动,能够更好地修复近海渔业种群结构,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渔业发展,渔民增收。”昌邑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渔业科负责人郭凯凯说。

近年来,该市坚持“向海图强、经略海洋”战略定位,深耕海洋蓝色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强海洋生态保护,通过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加大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海洋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该市还创新建立了全国首个海上风电生态环境监测观测站,实现对海流、波浪、温度、深度、浊度、盐度、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pH值、电磁环境、水下噪声以及海洋生物、鸟类多样性的在线监测观测,进一步完善监测观测参数,同时搭配三峡300MW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了海洋牧场,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产卵场所,进一步提升了海洋生物繁殖能力。

昌邑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养殖基地,今年一季度水产品总产量1429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8.49%。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