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同行·善见·科学——中国新能源汽车多元发展论坛”近日在京举办。与会嘉宾认为,能源转型不能一蹴而就,新能源相关政策制定更应考虑市场现实,多元化的技术发展路线必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方向。同时,他们还共同呼吁,整个行业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在良性竞争的前提之下,通过技术创新,让“共存、互补、竞争”的多元化技术路线成为驱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和规模化发展之后,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已来到了能源、技术、产品变革的重要关口,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也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从国家的战略和政策来看,纯电驱动无疑是最重要的技术路线。然而,从市场的实际发展来看,国家也同样为混动、增程、燃料电池等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路线的发展留有了足够大的空间;在产业驱动层面上,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是促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从消费需求变化的角度来看,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汽车的使用场景,多场景出行成为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说。

尽管目前国内的充电桩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但纯电动车节假日高速公路大排长龙、电动车冬季续航里程大幅衰减等痛点依旧存在。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孕育了市场的多元化。罗兰贝格据此推测,虽然未来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将被新能源汽车持续蚕食,但除纯电市场外,混合动力汽车仍具备较高增长潜力。

“除了纯电技术路线之外,油混、插混、燃料电池、融合动力技术等,不仅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并且还有巨大的技术创新以及市场提升空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周卫东表示,在产业发展中或许会有很多看起来更容易实现成功的捷径,但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压力,更应尊重用户的用车需求,尊重市场的选择,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市场趋势与格局。

“当前油车、电车理应享受同等的待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忽视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以及纯电等不同的动力模式,都应该是由市场、消费者去选择,而政策的导向应该落实在生产、研发端。”

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清华-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帅石金看来,当前混合动力具有节能减排和使用便捷等综合优势,是满足未来乘用车严格法规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也是交通碳达峰和低碳化非常有效的技术路线,碳中和混动专用发动机仍有较大节能潜力。”

新汽车的转型与革命背后其实是能源革命,同煤炭造就了蒸汽机、石油造就了汽车一样,能源转型也带来了汽车动力转型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表示,“在国家‘双碳’目标要求下,我国汽车能源转型将经历低碳和零碳两个发展阶段,低碳汽车和零碳汽车必将长期共存。”

“在汽车市场上技术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市场经济总是靠政策、靠行政的手段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将新能源汽车比作智能机,把燃油车比作功能机,苹果淘汰了诺基亚并不是靠政策来帮忙实现的,而是通过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来彻底把功能机替代的。”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表示,在当前新能源技术路线上,还没有一条所谓的技术能够100%地满足多元化使用场景需求。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更应鼓励多种技术路线竞争,企业才能通过创新驱动,打造更好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选择,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