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联合发布《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抽水蓄能装机容量4579万千瓦。目前,我国已纳入规划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量约8.23亿千瓦,其中1.67亿千瓦项目已经实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成熟、经济性优、具有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和储能设施,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2021年《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印发实施后,抽水蓄能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2年是推进落实“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十四五”建设任务的关键之年,抽水蓄能行业发展成效斐然。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抽水蓄能新增投产880万千瓦,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核准项目48个、总规模6890万千瓦,超过了“十三五”期间总核准规模,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很好地支持国家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随着6月14日,广东岑田、山西蒲县和江苏连云港3座抽水蓄能电站同日核准,我国“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核准规模累计超过1亿千瓦。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路振刚介绍,过去一年抽水蓄能产业水平不断提升,700米级超高水头、单机容量40万千瓦级大容量的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国内纬度最高的荒沟抽水蓄能电站,额定水头世界第二、国内最高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等一系列典型工程实现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设备安装等全产业链技术水平的重大飞跃。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副理事长赵增海表示,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中价值凸显。为推动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抽水蓄能项目管理,坚持需求导向,规范新增项目纳规工作;同时围绕工程前期勘测、机组制造研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促进技术创新发展。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郑声安认为,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还需建设大量的新型能源,以及与此相配套的灵活性电源。同时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市)的灵活性电源仍以火电为主,为了实现双碳目标,也需要逐步替代。根据我国资源条件,未来对于抽水蓄能的需求非常迫切。下一步,应深化做好各省(区、市)抽水蓄能发展需求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抽水蓄能合理建设规模,有序推进项目纳规。

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预计,到2025年,我国投运抽水蓄能电站规模约6200万千瓦,2030年我国投运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约1.6亿至1.8亿千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