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第二届乡村振兴品牌节在浙江省乐清市举行,同期举办了“药食同源 健康中国”超级会客厅活动,专家共话药食同源高质量发展。会上,相关产业代表和品牌代表宣读了《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
原农业部总农艺师、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孙中华说,近年来,农村特色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支撑力量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发展壮大农村特色产业,必须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深刻把握产业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健全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突出抓好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营销、机制建设,在稳定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拓展销售链、完善利益链上下功夫。
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认为,要加强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在规范产品生产加工、规避安全风险、保障产品质量、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管,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建立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产业链全过程可控制可追溯,确保食品安全;应制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举措,培育各类经营主体,统筹协调相关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药食同源产业发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副局长刘东生表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和特种经济林为主的林草中药材产业,要抓好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标准规范、创新驱动。为满足社会对高品质中药材的需求,推进林草中药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应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坚持市场主导,融合发展;坚持绿色环保,规范生产。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孙君茂表示,药食同源一定要有标准化,从育种、生产技术规程,特别是立地条件等有标准化的指导,产品才有保障;要科学客观地定位药食同源产品,要有量效,食的健康功能建立在量的基础上,同时清楚构效关系。可以借鉴营养导向的成功实践,如叶酸玉米、低GI稻米等,用科技提升特定营养成分的含量水平。
浙江省乐清市副市长卓赛龙致辞时表示,乐清孕育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铁皮石斛产业。近年来,启动实施“1115”战略,形成集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文旅为一体的铁皮石斛全产业链,开发出铁皮石斛产品100多种,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荣获“中国铁皮石斛之乡”称号。力争3年内将雁荡山铁皮石斛打造成超百亿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据贵州毕节市委常委、七星关区委书记李勰介绍,七星关地处黔、滇、川三省交界,是贵州“三大名关”之一。七星关交通、自然环境、政策等条件优越,现有新能源、新装备等上下游配套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等项目建设,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活动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毕节市天麻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畜牧业协会等承办支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