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徐衍亮教授正在进行高端同步磁阻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研发,这项研发将大大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提高电机效率,扩大市场的接触面。”9月18日,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奥文电机有限公司传来了产学研合作新进展,这项新研发的项目出自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徐衍亮之手。

据悉,得益于文登区科技局的“牵线搭桥”,徐衍亮不但与奥文电机成功“牵手”,还创办了威海奥文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科研成果实现就地产业化。短短几年,在徐衍亮的带领下,公司研发团队就开发制造了新能源汽车电机和纺织机械永磁同步电机,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激发企业创新“源动力”,文登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提升文登“英才计划”体系。今年,文登举办了首届博士后创新大赛,来自17所高校的21名博士后与文登区企业合作申报创新创业项目,3项博士后项目现场签约。赛后,来自山东大学的张文晶博士与奥文电机成功“搭线”,“准备10月份签四方协议进驻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计划在同步磁阻电机的研发及控制上立项,帮助企业攻关新产品关键技术。”张文晶说。

引进一位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助力企业长足发展。在威海新元新材料有限公司无醛环保水性粘合剂项目建设现场,厂房主体已经完工,预计10月份将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的顺利落地,与北京化工大学杨万泰院士团队的保驾护航密不可分。

早在3年前,新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就与北京化工大学签订协议,在文登建立北京化工大学院士中试基地,将开展实验小试技术中试、产业化工艺技术放大及产品应用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杨万泰院士团队开发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技术的孵化和转化。据了解,无醛环保水性粘合剂项目就是中试基地的产物,项目合成路线为世界首创,所用原材料不仅不含甲醛,还突破了以往无醛粘合剂的成本瓶颈,合成技术世界领先,为人造板和家装行业带来变革。

产业人才的集聚为企业科研创新增添底气。据文登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佳俊介绍,聚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他们创新性推出人才编制“蓄水池”“引才券”制度,先后引进“两院院士”“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5人,建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处、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处,下一步将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