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截至9月底,上海用户今年已通过省间绿电市场购得绿电突破20亿千瓦时,按三口之家1年用电量3000千瓦时测算,约为67万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逾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逾90万吨。记者日前从国网上海电力获悉,在上海绿电交易中,用户可以购买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量,消费绿电并获得相应的绿色认证;目前,上海售出绿证已突破40万张,绿电、绿证总量双创历史新高。

自2021年全国绿电交易开市以来,上海绿电、绿证交易持续升温。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已累计服务370家次电力用户参与了70批次的省间绿电交易,参与绿电交易的经营主体从最初的7家增加到今年的50余家,涉及工业、电子信息、数据中心、交通运输和邮政等多个行业。

通过绿电交易,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清洁可靠的电能供应,还可以享有绿电带来的环境权益和绿色属性,争取碳关税减免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获益于此,宝钢股份连续两年采购了绿电,今年采购量更是较去年全年总采购量增加了8.3亿千瓦时,成为今年上海绿电成交量最大的企业。该公司能源部副部长汪颖新介绍,“绿色用电量是企业出口的加分项,宝钢股份还将持续扩大绿电采购规模。”

绿电交易有利于行业低碳转型,助力上下游企业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合作共赢。从2022年起,上海化工区重点企业科思创和巴斯夫就持续参与绿电交易。今年,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有超过40%电量来自于绿电;该基地总经理陈耘博士介绍说,高比例的绿电使用还为下游客户提供了绿色低碳的材料解决方案。巴斯夫上海地区的7个工厂今年已有约三分之一的电量来自于绿电,“我们今年绿电采购量较去年增加了25%。未来,巴斯夫还将更加积极投身于绿电采购中,促进园区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巴斯夫亚太区采购总监张建表示。

作为能源央企,国网上海电力积极参与绿电绿证交易,目前已实现办公用电100%绿色用能;同时,国网上海电力还全面排摸用户绿电需求,服务用户入市和交易“零门槛”,挖掘重大活动、重点产业绿电需求,打造了以“规范化标准、协同化响应、多元化体验”为特征的“一站式”绿电交易服务体系。

据国网上海电力营销部副主任盛方正介绍,目前,上海全市13个A级供电营业厅均设有绿电服务微网点,计划年底前覆盖全市所有电力营业网点;用户可就近到绿电服务微网点填写提交绿电绿证需求申请单,由微网点服务人员、客户经理、电力交易员组成的前、中、后台梯级绿电服务团队将主动对接,提供交易指导、凭证发放等“一站式”服务。

据统计,今年1至9月份,上海绿电交易量比2022年全年增长220%。数据显示,以钢铁、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为主的进出口贸易相关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的热情更高。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杨菁表示,“这表明用电企业购买绿电更加积极,社会各界的绿电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绿电交易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为服务企业绿电消费需求,上海电力交易中心也结合企业的交易意向,开拓上海市外绿电入沪渠道。目前,上海绿电来源已覆盖西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7个省,初步形成了“跨区+区内”绿电多源并供的局面。(经济日报记者李治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