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丁洁

罕见病SMA患儿爸爸马恒祥

提问:罕见病特效药进医保,生活有啥变化?

患儿爸爸:我敢想以后的生活了

马恒祥的儿子石头2018年11月确诊罕见病SMA,也就是脊髓性肌萎缩症。如今石头不到5岁,全家人“抗罕”也进入第4个年头。2019年初,SMA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开始引进国内,但近70万一针的定价让马恒祥无力负担。到去年,“救命药”报价调整,加上企业慈善赠药,石头获得了55万注射6针的机会。55万,仍然是一大笔钱,马恒祥用尽全力凑齐了。

经过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价格降至每针3.3万元。对于患儿家人,看病的经济负担极大减轻,医保报销后第一年的费用能控制在10万以内。马恒祥说,自己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心情上的变化,“感觉长舒一口气,身上担子一下子轻了”。

马恒祥坦言,现在他敢去想以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比如,小石头持续打针后,身体会恢复到什么状态?到了上学的年龄,他是不是能去学校上课?一家人觉得生活的希望又多了。

提问:罕见病三大难,诊断、治疗、康复,怎么破?

丁洁委员:避免误诊很关键

丁洁委员认为,罕见病的治疗费用肯定是一个问题,但作为医生,眼下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诊断。在我国,罕见病诊断周期较长,误诊、漏诊率也不低。如何快速、准确、不走那么多弯路地诊断,值得探讨。

△丁洁与患儿家长交流

此外,很多罕见病还处于无药可治的情况。一些罕见病,国外有特效药,这些药品怎么能快速引进中国?丁洁说,她更期待的是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罕见病新药,“无论是从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还是从价钱、可及性上,肯定都是更好的。”

提问:如何打通罕见病医治“最后一公里”?

丁洁委员:推进罕见病“1+4”医疗保障机制,提高药物可及性

罕见病SMA患儿爸爸马恒祥以切身经历举例说,现在,能给SMA患者打针治疗的医院在全国数量并不算多,有些省份可能只有两三家,甚至一两家医院能打针,这其中,能给成年SMA患者打针的医院更少。在药物储备方面,从去年底SMA特效药宣布纳入医保到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时间非常短,直接导致此后的一段时间许多地方出现了缺药的情况。

丁洁委员表示,药品的储藏、运输、处方都是“最后一公里”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最受关注的药价,如今虽然降到了每年约10万元,但对许多家庭,这仍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丁洁呼吁推进罕见病医保“1+4”多方支付机制,除了医保,还有国家和省级罕见病专项救助项目、慈善基金、商业保险和个人支付,四管齐下提高药物可及性。

提问:罕见病药物这么贵,国家的经济账怎么算?

马旭代表:更高水平的统筹,只有中国能做到的那种统筹!

马旭代表解释,罕见病的筹资机制与常见病不同,全靠医保是不太可能的。它需要极大的资源聚焦、资金聚焦。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首先,哪怕是罕见病,因为人口基数大,患者数量也比西方国家多;第二,政府愿意拿医保来承担一部分费用。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大病救助、保险、慈善基金等的作用,为罕见病构筑筹资救助的链条,形成罕见病诊断、治疗、康复的一整个体系,“这样的体系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丁洁委员补充,许多省份已先行先试,根据罕见病患病人数和该省份的诊治能力、资金情况出台相应的保障政策。这种探索应当继续鼓励。

马旭代表对此表示赞同。罕见病在各地发病情况差异很大,不同的罕见病,筹资体系也有差别,各地应自主探索。在国家医保兜底、各省份试点的基础上,马旭认为,要把筹资水平提高到国家层面,罕见病的国家统筹和地方探索,现在已经到了要双管齐下的时候。

提问:“罕见病其实不罕见”,我们还能做什么?

丁洁委员:难以手到病除,一起努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石头爸爸马恒祥说,开始打针以后,小石头的核心力量增强,坐着可以自己晃来晃去,还可以弯弯腰。以前孩子“想调皮,但是他做不到”,现在的他,更像一个正常的孩子,显露调皮的天性。

马恒祥也坦言,4岁多的孩子,主要任务仍是康复训练,他能感受到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好起来”,这是一个爸爸最朴素的愿望。

△马恒祥和石头

丁洁委员表示,在当前的医学水平下,大部分罕见病还没有药,更不用说特效药。一些药物其实只能延缓罕见病的症状,做不到根治。作为医务人员,丁洁强烈呼吁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专业的咨询。对于小石头们,她希望通过和患者一起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只要罕见病存在,人类就有战胜罕见病的动力!

马旭代表:科学进步、科技创新一定能战胜罕见病。我一定能突破它!

马旭说,罕见病永远会存在,只要它存在,人类就有战胜它的动力。作为科研人员,他的团队目前的诊断技术已同步至全球最新,达到国际同等水平。从细胞治疗、小分子到基因治疗,马旭团队正在完成动物模型,“攻克罕见病的动力和愿望非常强烈”。

马旭表示,科学进步、科技创新一定能战胜罕见病。只要能战胜罕见病,无论是国家社会,无论是医保慈善,总会给罕见病人解决问题。“罕见病是我们科研人员创新的巨大动力。我一定能突破它!”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栏目主编:顾万全文字编辑:李林蔚题图来源:上观题图图片编辑:雍凯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一起努力 慈善基金 开始执行